发布时间:2024-12-21 08:14:34 来源: sp20241221
莫砺锋在备课。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84年10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著名学者程千帆,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1984年起,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6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发言。在他看来,这次座谈会对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长达3000多年的中国文学史,发展得最成熟的文学样式首推诗歌……”在今年1月6日由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合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莫砺锋以“何为学术,学术何为?”为主题发表演讲,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思考……
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挑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介绍给读者,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进入千家万户,莫砺锋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
莫砺锋在苏州高级中学(今苏州中学)就读时,是理科生,一心想当工程师;之后来到苏州太仓县劳动,随后又自愿来到更艰苦的安徽泗县农村……
读书成了劳动之余的乐趣。书都是辗转借来的,“借到什么,就读什么。”莫砺锋说。
借来的书,既有《左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著作,也有外国文学名著。莫砺锋还读专业教材,他通过阅读《气象学教程》,学会了看云识天气。最后,能借到的中文书都读过了,他便读起了英文书……
条件艰苦,没有手表,莫砺锋就用背诵作品计时。从村里走到镇上,正好背一遍《孙子兵法》,或者背三遍《离骚》;点灯的煤油紧缺,他就白天读、晚上背。有一次,他忍不住彻夜读完一本小说,把母亲储存的煤油烧得一滴不剩;在一个狂风大作的下午,他割完稻子回家,看到“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场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杜甫的诗。
艰苦的环境,更加激励他努力读书。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莫砺锋已28岁。高中时想考清华大学的往事,已变成一个遥远的梦。1977年12月,他裹紧棉衣,走进泗县第一中学考场,考上了安徽大学外语系。
读到第三学期时,系里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想提前考研,劝他也去试试。莫砺锋外婆家在南京,他想报考南京大学,便跑到安徽省教育厅查阅招生目录。当看到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招生方向正好是唐宋诗歌研究时,他心头一动:“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也许可以考一考,试试。”莫砺锋当场报名。
最终,莫砺锋考入南大,成为程千帆先生的学生。“临时起意考古代文学,没想过一辈子都做这个研究。”莫砺锋坦言,是程先生的教导让他看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
进入南大,莫砺锋发现,导师的经历与自己颇为相似:都是由理转文——上世纪30年代,程千帆考上金陵大学化学系,后因中文系学费便宜,家境贫寒的他就选择转系;都有多年农村劳动经验——程千帆曾在乡间18年,放牛养鸡经验丰富。一次,莫砺锋跟着导师在玄武湖散步,途经一块草地,程千帆说:“这块地够5头牛吃一天。”莫砺锋赞同说:“我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程先生是从骨子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莫砺锋坦言,他在考研之前并没有决定读什么专业,“立雪程门”后,便决心献身古代文学,终老于斯。
程千帆先生65岁时重返南大课堂,对学生们倾注了全部心血,莫砺锋因此得以接受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1982年初,南京大学开始招收首届博士,从28位博士生导师中选出程千帆等10人,每人限招一名博士。莫砺锋由此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就像手艺人带徒弟,程先生完全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不在课堂上课,而是在导师家探讨。”莫砺锋介绍,程先生为博士生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大家的别集,他开列10多部必读书,要求学生研读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他还邀请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学术助手,指导学生研读典籍。
1984年,莫砺锋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一教就是40年。在校园里,他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满;课堂外,他站上《百家讲坛》,开讲“诗歌唐朝”。既在学术上“进”得去,又在普及上“出”得来——他是怎样做到的?
“前提是将学问做精做深。”莫砺锋说,2004年,他出任南大中文系主任。“忙得一篇论文也写不成,就用零碎的时间写随笔,于是写出了一本《莫砺锋诗话》,谈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出版后,收到众多读者来信。
学校请来《百家讲坛》的编导录节目,莫砺锋被选上,讲“杜甫的文化意义”。几年后,《百家讲坛》再次邀他讲唐诗。节目走红后,他把讲课内容结集为《莫砺锋说唐诗》,印了10万册。
“千辛万苦写的学术著作,印个2000册就不得了,但这本书很受欢迎。”莫砺锋深受鼓舞:“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价值也是日新月异的,应在现代社会承担熏陶高尚人格、培养高雅志趣的任务。”
2023年5月,莫砺锋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讲苏东坡,在成都杜甫草堂讲“杜甫和传统文化”,两场讲座线上线下听众达200万;6月,出版普及诗词的新作《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
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对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唐诗山口的导游,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
“导师当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2023年5月23日上午,莫砺锋在南京大学上完最后一堂课,面对坐满了教室的同学们,“离开学校的小课堂,我还要走上社会的大课堂。”莫砺锋感慨地说。
最后一堂课结束前10分钟,莫砺锋首先感谢了学生,接着回忆起高考前夕和同学相约“不学文科,不考师范”的往事,没想到做了一辈子文科老师;停顿一下,他又讲起程千帆先生:“遇到程先生后,我才决心做老师。既然做了,就得做好!”说完,教室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莫砺锋常用“教学相长”来形容师生关系。“我为学生们上讨论课,两周一次,每次半天,雷打不动,我也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
“莫老师对教学、对学生都非常看重。”莫砺锋的博士生蒲柏林说。有时莫老师请学生到家中“面授一课”,请学生帮他解决手机、电脑问题。临走时,学生都会得到一本赠书……
莫砺锋谈及一件往事:导师让他以证人的身份在其遗嘱上签名。程千帆在遗嘱里说:“晚年虽略有著述,但微不足道,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他得知导师把培养学生看得比著述还重要,内心大为震撼。
莫砺锋前年招收了最后一届博士生,目前尚未毕业的还有十来人,他坦言:“导师当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记者手记
“不管干什么,都应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都广受敬重,在校园里和网络上都很受欢迎——这样一位文化大家,如何看待青春时那个怀揣着工程师梦想的少年?
关于这个问题,莫老师诚恳地回答:“从事什么职业虽然不完全由自己做主,但不管干什么,都应努力做到最好。”
如今,莫老师的女儿学了工科,成为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算是部分地圆了他自己的旧梦。在博士生蒲柏林看来,莫老师逻辑性强,有思辨意识,“可以说将理工思维引入了文科”。诚然,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拼出来、干出来的。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如果有“择一业,终一生”的志向,以“千万锤成一器”的精神追求卓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莫砺锋先生治学育人的人生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06 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