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0:18:58 来源: sp20241125
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持续提升。据11月4日新华社报道,近日,上海秋季毕业生招聘会上,一位毕业生表示:“主要奔着代表未来的朝阳行业、科创企业,比较有潜力,薪资待遇也不错。”有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几年我们感受到大学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在回升,在校招中收到的简历数量明显增加,2023届突破了1万份。”
制造业靠什么吸引年轻人?
丁慎毅
“年轻人向哪里走”常被看作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工作”是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难以符合求职者预期。有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有45%的企业将一线蓝领工作条件或环境较差视为造成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值得高兴的是,一方面,我国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过程中,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并加强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将制造业不断推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转变。日前,一项针对上千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薪资福利待遇好(61.6%)排在第一,其次是能学到真本领(55.3%)。总计有89.4%的受访者表示,在找工作过程中,相比“面子”更看重“里子”。
在此背景下,年轻人投身制造业并不令人意外。某招聘平台的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2023届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人数增长最快的十大行业中,智能制造、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模型排名前三。从投递行业的占比看,机械制造业从2021届的4.47%上升为2023届的9.14%,在15个行业中上升趋势最明显。招聘人数最多的10个行业中,有8个平均年薪超过15万元,其中包括不少先进制造业企业。由此看出,毕业生看重一些先进制造业企业,正是因为这些企业解决了大家关心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
以广东为例,广东省是我国制造业的先锋省份,不少毕业生将广东作为就业第一站。今年一季度,大学生向东莞用人单位投递简历数量同比增长294%,增幅居全国之首。一些科技实体企业聚集的珠三角小镇,对毕业生的吸引力甚至超越不少一线城市。正如广州某企业负责人说:“我们做的智能化,背后都是希望让年轻人爱上制造业。”
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离不开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让年轻人感受到企业的发展潜力并拥有自我进步的机会,才能激励更多年轻人进入制造业并带来活力和创造力。为此,制造业要积极应对挑战,高校要紧随产业发展新方向、新技术、新趋势,推动产教融合,促进人才供需更加匹配。如此,“制造业招工难”和“青年就业难”的就业矛盾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
让制造业成为年轻人眼中大有希望的行业
戴先任
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枯燥乏味,这让一些年轻人并不看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甚至制造业的职校生也越来越少选择到制造业工厂就业,高素质人才就更加紧缺,最终导致制造业人才缺口一直比较大,制造业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并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拖慢我国制造业摆脱“大而不强”困境的速度。
当前,不少年轻人从逃离制造业转为投身制造业,无疑是好事。但要看到,“年轻人转向制造业”并非指广义上的年轻人,而是部分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高精尖制造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在年轻人中的占比或许并不算大。
所以,对于年轻人“转向制造业”的现象,还不能过于乐观。一方面,普通制造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仍然不够。制造业对高精尖人才求才若渴,但同样也需要普通工人和技能人才,一些企业未能重视年轻劳动者的收入和待遇等诉求,用工荒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仍有不少高素质年轻人才对制造业存在偏见,比如找工作求稳,更愿意进互联网大厂而不愿意选择制造业工厂。
“年轻人转向制造业”虽然尚不普遍,但仍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为制造业企业破解用工荒问题带来启示。制造业不仅要再接再厉、久久为功,更加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对普工、技工的培养及待遇保障。此外,学校、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等,都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让制造业成为年轻人眼中有希望的行业,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走出“一边是企业缺人,一边是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双重困境。(工人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