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3:18:57 来源: sp20241224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充满文化自信,展现大国担当,道出了中国大学的使命追求,也指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格局中奋进一流的“中国坐标”。
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方向,深切寄望催人奋进。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看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3年的60.2%,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察培养质量——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亿,全国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
观国际交流——我国同180多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大力推进。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高校牢记嘱托,阔步前行。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多年来,这一要求落实到高等教育办学全过程。
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北京大学稳步推进“百年中共党报党刊史(多卷本)”“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等重大研究项目,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复旦大学等高校坚持高起点、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过程中,坚持做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清华大学鼓励支持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厚植学科基础上培养空天报国人才。
在以行践诺、矢志报国的不懈奋斗里,广大师生愈发深刻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还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从2018年开始,全国高校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推动全国高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激发优秀党员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广大师生投身强国建设。
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切实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广大高校不断加深理解: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
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广大高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不忘初心、培根铸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应有之义。
4月11日,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在重庆南开中学开讲。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南开大学师生来到了重庆南开中学,用京剧艺术演绎可歌可泣的校史故事,重温“爱国三问”的深沉力量。
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高度,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就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出彰显学校红色基因、学术历史传统、学科特色优势的思政选修课;湖南大学打造启发式“移动”思政课堂,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红色遗址的参观学习中,启发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行走的“社会大课堂”中激活“思政小课堂”,把报效祖国的种子种进学生心田。
育新人、培良才。广大高校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课堂上运用的单个微视频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大三的学生有基础,有些内容不能重复。”“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武汉大学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全覆盖集体备课会。12个学院百余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思政授课“梦之队”,按照专题逐一登台说课,师生代表们当起答辩评委、现场点评。集体磨课,教学相长。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当前,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增至14.5万人,专职教师超过11万人,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增至26.4万人,专职辅导员达20.1万人,综合师生比均已总体达到中央要求。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骨干教师研修班、集体备课会、思政工作队伍示范培训等活动持续举办,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配齐,立德树人骨干力量稳步夯实。
立德树人,强基固本。“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实施, “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持续开展……青年学子心中的中国红愈发闪亮。
有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边疆;有学生奔赴火热军营,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百炼成钢;还有学生心怀热爱,在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潜心钻研、奋斗实践……
观乡土,悟民生;守边疆,铸军魂;精科研,勇创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向上向善、拼搏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将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彰显了我国大学的人民立场和政治属性,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初心使命。
“雪龙”返航,满载而归!今年4月,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参加科考任务的4名武汉大学师生拥有了一段珍贵的人生经历。一批批师生在科研实践中增长真才实干,接续为极地科考等多领域研究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高校勇挑重担,让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
清华大学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实现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纪录。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铁飞驰、港珠澳大桥通车……一系列大国工程背后,均有高校的突出贡献。勇攀科技高峰,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服务国家,既体现在大成果、大文章上,也蕴含在生活中、乡土里。高校师生深入一线解民生、治学问,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成果走入千家万户。
山东齐河县焦庙镇曹虎村,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试验示范基地里,小麦长势喜人。
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小院研究生们常常来到田间地头,观察小麦生长情况,为村民开展田间管理培训,助力农户高产增收。走进乡土中国深处,青年学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努力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重要成果。北京大学系统研究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浙江大学加强新药创制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新医科建设深入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近年来,多个高校智库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和培育单位,马藏、儒藏、清华简等一批重大学术研究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育人作用显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高校把自身发展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国家能力显著提升。
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等院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矢志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人才。如何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看学科专业设置——
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近期,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专业动态调整背后,是教育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力、贡献力的不断提升。
看人才培养——
“强基计划”2020年启动实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拔尖计划”进入2.0阶段,已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扎实推进,已支持建设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之基,不断夯实。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如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上海交通大学深化教师分类多元评价改革,形成教学科研并重、思政课教师、实验、工程等19个分类,畅通各类人才发展渠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机制,帮助科研团队在合适的赛道奔跑;中南大学优化学术同行评议制度,规范评议维度,提升学术质量。
一子落,满盘活。改革实践证明,让“尺子”更准、评价更优,是全面充分激发高等教育生机活力的重要一步。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各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搭建电路、调整信号、观察波形……石河子大学学生通过远程访问,成功操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内的设备,这是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慕课西部行”计划实施以来,东部地区高校累计面向西部高校提供19.8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506.9万门次,参与学习学生达5.4亿人次。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深入推进……锐意改革的坚实步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好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与时俱进、开放发展”。
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海纳百川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不意味着自我隔绝。10年来,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屏幕这端,教师悉心讲解;屏幕那头,学生积极提问。
借助一根根网线、一个个摄像头,各国青年相聚在中国大学的优质课堂。
近年来,我国牵头建设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深入开展在线教学国际交流合作,已开设341门次全球融合式课程,推出10个全球融合式证书项目,学习者近2540万人次。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开设能源化工、健康医疗等30个培训专题和743门课程;西南交通大学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课程、教材建设,培养了来自80余个国家的5000余名轨道交通人才;南方科技大学帮助柬埔寨、肯尼亚等13个国家建设智慧教室,助力各国在线教育发展……
此番图景,折射出开放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
与时俱进、开放发展,高水平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并不断开拓的方向。
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
上海集聚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坚持“以我为主、填补空缺、补弱增强”,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山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北京交通大学“订单式”培养铁路建设、运营及管理人才,为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走访,提升了专业素养,深化了对中国的审计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根扎得愈深,枝叶就愈加繁茂。
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布局不断优化、“朋友圈”不断扩大,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 ***
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行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愈显战略意义,更需坚定信心,笃行不怠。
前行路上,广大高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高校肩负使命,阔步向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4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