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4:50:58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社 石家庄5月23日电 题:梁思成林徽因在开元寺发现了什么?
作者 牛琳 李晗雪
编者按: 正定四塔(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天宁寺凌霄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中国古代塔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蕴含丰富的文明交流互鉴故事。 梁思成为何推测华塔是“海内孤例”?一休和尚与澄灵塔有何关联?为什么须弥塔塔顶藏有数千件珍宝?凌霄塔与成语“抽梁换柱”有哪些渊源? 中新社 “东西问”今起特推出“正定四塔”系列策划,通过探访中国古塔“形”与“神”,追寻文明交流印记。正定开元寺,这座唐代此间最兴盛的“官寺”,曾让战乱中为抢救中国古建,专程踏访正定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格外看重,并在寺内发现“意外的收获”。
视频:【东西问】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从“雁塔”观盛唐风韵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雁塔”观盛唐风韵
正定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名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更名解慧寺,唐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沿用至今。寺内现存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遗址。
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进入开元寺山门,包括塔在内的寺内建筑,坐落在与寺外路面落差3米的唐代地面上,需拾阶而下。近观塔身,与西安大雁塔相似,但历史要比大雁塔更久远。
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在正定四座古塔中始建年代最早,为砖石结构、以砖为主的九级密檐塔,属于唐代及更早期的密檐塔中非常典型的素面方形塔。现存塔体为清代时所重修,但其古朴形制仍得保留,塔身、塔刹、塔在寺中之布局等,依然向世人展现着唐代遗风。
梁思成曾指出,须弥塔“就形制讲来,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须弥塔依形制有“雁塔”别名,西安大雁塔是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主持修建的,须弥塔过去的主要用途也是供奉佛经或佛舍利。
须弥塔高42.5米,正方形塔基,塔身底层砌1米高石陡板,四角浮雕八位力士。方正古朴的塔身简洁庄重,“这就是大唐风韵”,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表示。
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须弥塔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楣上端嵌“须弥峭立”石额。须弥山是佛教传说中一“小千世界”的中心,“须弥峭立”意谓佛塔如须弥山般高大。二层以上塔身渐收,并于正面开一方形小窗。顶端的塔刹,砖砌刹座,中间雕仰莲,金属刹杆,装四宝珠,形如一个小型的覆钵式塔,是中国佛教建筑中中印文化交融的见证。
印度佛塔的经典形制为半圆覆钵形,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分析,这种形制,与中国古代的木构宫殿、楼阁相比,“实在是形制暗淡”,不足以供奉佛舍利,因此便采取将印度佛塔形制与中国传统楼阁相结合的方式,将半圆覆钵形的印度佛塔抬高到塔顶,变成塔刹。而后,佛塔塔刹又融入更多中国化的装饰元素,脱离了印度佛塔的原型,成为更具本土特色的中国佛教建筑亮点,而须弥塔的塔刹则存留着佛教中国化早期的古意。
河北正定开元寺内布局,左侧为须弥塔,右侧为钟楼,法船殿遗址居中。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须弥塔位于寺内正殿前西侧,面南而立。佛教初传入中国时,佛寺布局沿袭印度传统,以瘗藏佛舍利的佛塔为主要建筑,置于寺院中央,以便礼佛。东汉洛阳白马寺初创时的形制(注:经历代重修已不存)便以塔为中心,日本一些早期佛寺也保留了这种形制。自隋唐时期,佛寺逐渐变化为以佛殿为中心、有明确中轴线与院落的“中国化”格局,塔则建于寺后、寺旁或另建塔院。现今,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建筑在国内已少有存留。“正定须弥塔正是寺院建筑在以塔为中心向以殿阁为中心转变的过渡时期出现的平面布局典型实例。”河北省文物局原局长张立方说。
塔刹宝珠内的发现
关于须弥塔的创建年代,原本有建于齐或唐两种说法。
现存最早的资料——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中记载:三门楼“北有雁塔,建乎齐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真定开元寺记》沿用此说,因而有始建于北齐之说。
清康熙初年重修古塔时,于地宫中发现石函,上书“贞观十年记”,即唐贞观十年(636年)。此后《正定府志》《正定县志》均采用此说。
2005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须弥塔进行加固和维修时,发现须弥塔塔刹第二枚宝珠表面铸有百余字铭文:“直隶真定府开元寺旧有宝塔一座,自大唐贞观拾年肆月初捌日建立,迄清朝壹千叁百余年,於顺治拾捌年柒月贰拾贰辰时倒。……从康熙元年修,至康熙四年秋月大功完造。”铭文详细记述了须弥塔唐代始建、清代倒塌和重修的时间,可信度较高。
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底部的力士浮雕。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施工人员还在塔刹第二枚宝珠内发现大量宝物,包括金银器、玉器、铜器、玛瑙、丝、绢、经书等各类文物2002件,钱币2000余枚。其中三级以上文物百余件,还有一件精美的银制开元寺塔模型。
供养人为了保证供奉的物品不轻易外传,会把宝物、佛经等藏入塔刹,这种情况在中国佛塔中并不少见。但佛塔塔刹宝珠内藏有如此多的供奉物,却不多见,为须弥塔增添了诸多神奇色彩。
梁思成林徽因的“意外收获”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正定考察古建筑时,曾寻访开元寺须弥塔。塔东面与塔对峙的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古钟楼,被梁思成形容为“却是我们意外的收获”。当时林徽因爬上钟楼内檐上层斗拱进行测绘,这次考察“成图盈箧”。
钟楼高14米,雄大的木斗拱彰显唐代建筑风格,可谓“楼中之楼”。钟楼一层为砖石结构,楼门西开,屋内正中有圆井;二楼为全木质结构,顶悬铜钟,为唐代遗物。据梁思成记载,钟楼的上层外檐已非原形,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这个建筑物乃是金元以前钟楼的独一遗例。”
河北正定开元寺内的钟楼。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大陆没有唐代木构建筑了。这一被称为‘半座’唐构的钟楼,其发现让人惊喜。”梁勇表示,唐代木构保存不易,因其“上层外檐已非原形,为后世重修”,故被定为“半座”唐构。但半座已弥足珍贵,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均建于唐代,且只有三座半,其余三座均在山西。更何况,此次发现是在山西三座唐代木构大殿被发现之前,其惊喜程度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唐塔有很多,但唐代钟楼保存并流传下来,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唯一。”梁勇说。
另一奇特之处是,钟楼中心粗大木架上悬挂着重约11吨的唐代铜钟,千年不坠,堪称奇观。“在中国国内以及日本和朝鲜半岛,唐时期的钟留存下来的还是有一些的,但像这个钟,还挂在唐代的建筑上,别处不曾见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丁垚称。
“更难得的是,钟楼虽历经多次重修,其唐朝时的门板和门框仍得以保存下来。”张立方说。
开元寺内的巨型赑屃碑座(右)和须弥塔。翟羽佳 摄唐音悠悠,唐门穆穆,进入钟楼,似一步“跨越千年”。(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