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5:37:12 来源: sp20241215
事实胜于雄辩。相较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危机重重”的调门,中国春节市场的表现注定让“看空”者失望了。
甲辰龙年春节,中国市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景区开启“人从众”模式,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
春节档票房再创历史新高,假期全国电影票房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同比分别增长18.47%和26.36%,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
网络支付交易实现高速增长,除夕至正月初五,全行业网络支付共计处理交易153.8亿笔,金额7.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0.1%。
把时间线拉长,“看空”中国经济的怪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拿来炒作一番。然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与潜力,让屡屡“唱空”者次次落空。
有效需求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具有较强的快速恢复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和抗击风险能力,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来看中国消费2023年度成绩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不仅是消费,中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尽管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去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实现正增长,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在2023年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表现亮眼,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
得益于内需的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增长动能不足、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等大背景下,仍实现了5%以上的预期增速,展现出独有的发展韧性、活力和潜力。
中国正在全面贯彻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政策举措作用下,中国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从传统消费到新型消费,促消费政策接连落地,带动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新供给彰显活力。商场里的虚拟试衣间,让购物增添了不少乐趣;“半小时送达”的即时零售,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为线下商家带来更多订单;自动识别商品、快捷刷脸支付的智慧超市,成为实体零售升级的一种新尝试;马路上驰骋的新能源汽车,折射消费升级新风尚。
促消费举措精准推出。春节期间,各地消费满减、票价优惠等措施,助力文旅等消费持续升温。某出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跟团游产品在2023年12月中旬就已基本售罄。除夕至正月初八的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旅游消费的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约7倍。
稳投资政策在发力。安徽出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29条”;山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和科技示范工程;江苏明确建立省级年度民间投资重大项目清单……一系列举措通过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投资新动力。
从中长期看,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
“中国正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的高质量增长模式,中期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经济、消费和高科技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瑞士银行如此判断。
“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向好的动能依然强劲。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更稳定阶段。”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化与发展战略司经济学家这样评价。
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之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这些都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亮点将持续涌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不断升温,将推动超大规模市场释放更大潜力和活力,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为世界经济贡献更多正能量和确定性。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