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天地暑期人气旺 港企“掌门人”讲述缘起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04 10:01:00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上海8月17日电(范宇斌 张星)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上海新天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City Walk(城市漫步)。这里中西文化融合,海派风情浓郁,可谓是一道靓丽的“申城风景线”。

  因旧城改造而诞生的上海新天地,为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给其它城市提供了旧城改造的范例。近日,上海市荣誉市民、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受访时讲述上海新天地的缘起故事。

上海新天地。 范宇斌 摄

  使命与机缘相遇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民居住条件局促,中心城区人均居住面积仅约6.6平方米。为解决民众的痛点难点问题,上海启动实施旧城改造计划。

  太平桥是上海最早纳入旧城改造的地块之一,因其地处市区的中心位置,且区域内又有中共一大会址而备受瞩目。罗康瑞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伴随改革开放,当时许多港企进入内地投资,上海是他们的首选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罗康瑞就曾到内地考察,并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进行商务合作,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1994年,我们在淮海中路黄陂南路上投资开发了瑞安广场,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都不错。太平桥地块恰好就在附近,当地政府打算开发此地块,邀请我提供咨询意见。”罗康瑞说。

  罗康瑞深谙房地产开发和企业管理,熟悉商界和建筑界,又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最终,他的规划方案在众多方案之中脱颖而出。

上海新天地。 范宇斌 摄

  历史与未来共生

  “太平桥地块设计要求尽量维持原貌。”据罗康瑞回忆,大片石库门建筑如何处理,成为当时一大现实问题。

  如果按照当时通行的做法,石库门建筑无外乎“拆、改、留”三种方式。从施工成本来说,一拆了之是最容易的。但是罗康瑞认为,石库门承载着上海城市的历史,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彰显海派文化特色,一拆了之是最可惜的。

  于是,罗康瑞团队以“整旧如故”的理念,尽量保留区块的整体风貌和建筑外观,通过改造建筑的内部结构来改变建筑功能。

  在罗康瑞的蓝图里,太平桥地块要由逼仄的居民住宅区改造为集生活、休闲、旅游、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集聚区。人们漫步其间,既能沉浸于石库门建筑的百年风华,又能自由地享受现代化的商业服务。

  经过反复斟酌,罗康瑞聘请海内外专业团队负责设计、工程以及细节修复。其中,美国建筑师本杰明·伍德负责整体设计。罗康瑞说,他在美国考察过伍德的项目,对他设计改造的老建筑印象深刻。“我们向伍德发出邀请,他欣然应允。伍德来到上海后,在太平桥附近住了半年,深度感受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最终,他拿出了令人赞叹的设计方案。”

  改造后的太平桥地块取名为“新天地”。罗康瑞解释称,这与中共一大会址有关。“‘一大’两字合起来为‘天’,由‘天’就想到‘地’,加上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项目,多了一层‘新’的含义。”

上海新天地。 范宇斌 摄

  理念与匠心共融

  上海新天地项目施工前,罗康瑞邀请同济大学教授罗小未团队对区域内的石库门建筑进行考证,力求在改造后做到“整旧如故”,将石库门建筑之美更好地呈现出来。

  在罗康瑞看来,哪堵墙可以拆掉,哪条里弄应该打通,哪个屋顶可以保留,这一切“不留痕迹”与赏心悦目的背后,是高超的施工技术,是激增的施工成本,更是对上海历史文脉的尊重。

  据了解,砖石是石库门建筑的主要材料,但当时大部分砖石风化严重,已无法起到夯基筑墙的作用。

  “当时,施工队伍去德国购买先进的加固剂和防潮剂注入砖石中,使旧有的材料在不改变外观的情况下获得‘新生’。”罗康瑞说,由于旧的房屋结构在防水、隔热等方面无法与当代建筑技术相比,工程师们便需要小心翼翼地将屋顶架起来,做好防水和隔热层后,再原样安装回去。“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这一切如今在外观上已看不出改造的痕迹。”

  罗康瑞还有一个“大手笔”,即开挖了太平桥人工湖。这在当时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因为挖湖不仅要多开支巨额的成本,还意味着这一大片商业价值极高的土地不能造楼售卖,但罗康瑞当时力排众议,坚持了这一设计。

  如今,上海新天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环境优美的人工湖,见证了罗康瑞的远见,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和上海的城市地标名片。

  罗康瑞说:“现在回想起来,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去上海发展。梦想的实现不仅靠自己的眼光,更重要的是看准了改革开放的前景和上海这个让我梦想成真的舞台。”(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