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7:48:00 来源: sp20250104
眼下正是玉米夏季田管的关键时节,安徽省亳州市农民抢抓农时,开展除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秋粮增产增收。图为7月25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三官村,农民驾驶植保机械对玉米进行管护作业。 刘勤利摄(人民视觉)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钦州市税务局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通过线上辅导和线下走访等方式,辅导涉农企业便捷开具发票和申报享受优惠政策,将政策红利、便民举措送进企业、送到乡村。图为近日,该局税务工作人员来到广西钦州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了解火龙果生产销售情况并进行涉税辅导。 肖玉根摄(人民视觉)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创历史新高;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29万吨,肉蛋奶总体供给充裕——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农业经济呈现诸多亮点。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总体看,上半年,我国夏粮取得丰收,农业经济平稳运行,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粮已获丰收
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这是近9年夏粮增产幅度最大的。”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说。
韩俊分析,今年夏粮能够获得丰收,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面积稳住。去年各地积极应对秋播的不利条件,实现了应种尽种。夏收小麦面积3.46亿亩,在历史高位上再增加47.5万亩。二是单产提高。今年夏收小麦亩产提高10公斤,增长2.6%。经测算,单产提高对夏粮增产的贡献率超过90%。
韩俊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聚焦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比如对小麦集成推广了深翻整地、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在关键农时全覆盖实施“一喷三防”,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夏收期间组织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等,增产、减损协同发力,取得良好成果。
夏粮已获丰收,秋粮形势如何?韩俊介绍,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作物长势总体正常。目前,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高于去年,但是成灾面积同比减少600多万亩。
当前正值防汛抗旱的关键期,也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韩俊表示,将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尤其要盯紧主产区和重灾区。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人员下沉一线,进村入户蹲点包片,精准精细指导服务,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712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增长0.6%。其中,猪肉、羊肉产量有所下降,牛肉、牛奶、禽肉、禽蛋产量稳定增加。
“上半年,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贵荣说,生猪出栏同比减少,存栏环比有所增加;牛羊生产较为稳定,牛奶产量供应充足;家禽生产稳步发展,禽肉禽蛋产量增加。
从具体数据看,上半年,猪肉产量2981万吨,减少51万吨,下降1.7%;牛肉产量328万吨,增加12万吨,增长3.9%;牛奶产量1856万吨,增加62万吨,增长3.4%;禽肉产量1182万吨,增加70万吨,增长6.3%;禽蛋产量1703万吨,增加45万吨,增长2.7%。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表示,目前生猪产能处在绿色合理区域,下一步要盯住3900万头的能繁母猪保有量这个调控“总开关”,抓好产能调控和政策保障等配套措施,努力确保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对肉牛和奶牛,引导养殖场户优化调整牛群结构,适度淘汰老龄和低产牛,使生产发展与市场需求更好匹配。指导各主产省落实好生鲜乳增量收购补贴和喷粉补贴等纾困措施,推广节本增效饲养模式。
“还将大力推进畜牧业设施化、组织化、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王乐君说,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和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养殖场户能得到更多的实惠。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四年。上半年,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达到3274万人,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连续3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是14051元,到2023年已经增加到16396元,增速持续超过全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韩俊说:“3年多来,我们保持帮扶责任、政策投入、区域协作、工作体系总体稳定,各方面协同发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已有60.4%的监测对象稳定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的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
“我们将持续发力强化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韩俊说,产业方面,保持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重要稳定在60%以上,根据脱贫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就业方面,目前务工收入占到脱贫群众收入的68.7%,这方面要用好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渠道,千方百计拓展脱贫人口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确保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