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业界共论文明互鉴: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对话、理解和交流

发布时间:2024-11-23 02:39:54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成都10月24日电 (记者 王鹏)“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源头去理解当代中国,应该从文化对话去理解文化自信。”知名宗教文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24日在成都表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对话、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

  当日,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媒为桥促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平行分论坛在成都举行,多位知名学者及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共论文明互鉴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世界上60%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中国大地上被驯化,农业也是中国送给世界最大的礼物之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世界农业起源。她认为,正如农业在全球的发展交流一样,整个世界交流发展中从未离开过文化交流传播和互鉴。

  “中国有句老话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我们生活之中也有很多文化并非是本土的,对于西方也是如此。”韩茂莉说。

  文物外展专家、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杨阳讲述了自己40多年来从事文物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见闻与故事。他认为,文明是抽象的,而代表文明的一件件文物、典籍以及历史人物是鲜活而生动的,“文物交流正是走出国门、展开画卷,让世界看到中国,让世界认识中国。文物交流可以超越现实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冲突,彰显人类共同价值的凝聚力。”

  杨慧林在《“比较”中的“互鉴”与“古今中西之争”》主题演讲中,从“比较”入手,以“互鉴”为“古今中西之争”结题。他提出,从历史源头理解当代中国、从“文明对话”理解“文化自信”,也许正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深刻机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王仁湘从三星堆古蜀人的太阳崇拜出发,讲述了发生在8000年前新旧大陆间的文明互鉴。他认为,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保存有古代太阳崇拜的文化证据,正是文明交流的生动证据。

  谈及海外华文媒体如何开展中华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张大卫说,海外华文媒体在民间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曾在芝加哥举办民间交流活动,以大联欢的方式欣赏文艺节目,效果很好,“未来可以继续多搞这种活动,促进民间交流。”

  “我认为中华现代文明在国际传播,要做好本土化策略和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葡萄牙《葡华报》社长詹亮说,对外国人讲中国故事一定要用当地的语言来讲,尊重国际传播规律。他以在葡萄牙的经历举例,当地读者不太接受英语报纸,关于中国的稿件如果翻译成葡萄牙语,接受程度就更高。

  澳大利亚《澳中商圈》总裁王雨萌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博主李子柒举例说明,用好柔性话语是传播中华文化一大途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华文化“柔性传播”的案例出现,海外华文媒体在其中义不容辞。(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