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5:46:15 来源: sp20241122
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中房镇,支教大学生正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剪纸。 谢贵明摄(人民视觉)
在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孩子们在练习武术。 史开心摄(人民视觉)
一段“打铁花”视频引来千万网友围观,一款“新中式”服装让年轻群体追捧不断,一场古筝直播让全球网友惊叹连连……从“触网”到“融网”,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深度拥抱网络,突破传统圈层,在更广阔的领域擦出新火花。
让甲骨文“活”起来
打开博主李右溪的短视频界面,一串串难以认读的甲骨文“飞”入眼帘。这样的视频也能火?78万粉丝帮她给出肯定的答案。
李右溪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攻方向是甲骨文。回想起2023年2月开通甲骨文自媒体的经历,李右溪感慨颇深:“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在多数人眼里,甲骨文过于冷门,晦涩难懂,是只能‘躺’在古籍里的文字,让甲骨文‘活’起来,是难以想象的。”
凭着对甲骨文的热爱,李右溪发出了第一条短视频。没想到,隔天一早醒来,消息通知里竟显示获得几千个“赞”。她以为自己还在做梦,不敢相信是真的。趁热打铁,不久后她又发出第二条视频,这次更火,收获20多万个“赞”。“没想到像甲骨文这样的冷门绝学还有这么多受众,我很意外,这让我对传播甲骨文有了更大的信心。”李右溪说。
李右溪的“意外”有着深厚的粉丝基础。如今,“国风”成网友追捧的新潮流。某视频平台做过统计,创作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博主有40多万人,古风民乐、传统工艺、非遗传承等视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最近,在北京读本科的王鑫迷上了《长安三万里》《山海经奇》等影片,“抖音”上的唢呐演奏、打铁花、漆扇制作、核雕工艺等推广非遗的作品,也成为了她的“下饭神器”。“每次看到这些视频,都会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它们这么美、这么有趣,背后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每次浏览,都会有很大收获。”王鑫说。
“国风”视频走红,从线上火到了线下。不久前,江苏苏州的马女士在某社交平台上被“种草”了一款“新中式”穿搭,她刚开始穿着针织毛衣配马面裙出门时还担心会不会有些另类,没想到外面这么穿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年轻人甚至穿着汉服逛街。“以前很少有人穿汉服的,现在大街上却随处可见,可见汉服是真火啊。”马女士说。
平台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抖音上“‘新中式’穿搭”相关话题短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20亿,今年1月,马面裙等汉服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这显示传统文化元素开始被更多人青睐。
非遗并不“冷门”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4145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6.4%。新媒体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与生动活泼的内容,让很多曾被认为是“冷门”的艺术变成了“热门”。
福建泉州的张奶奶,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蟳埔女”,她在当地生活几十年,自去年起突然发现很多人来“簪花围”打卡拍照。一问才知,原来是网上女明星头戴“簪花围”的照片火爆全网,大家纷纷紧跟潮流来当地体验,连带着蟳埔女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火了。张奶奶表示,自己在这里“簪花围”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很开心我们的乡土文化能被更多人知道。
在很多博主看来,要被“更多人知道”,远不只随手拍拍视频、上传平台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个摸索和熟悉的过程。
李右溪在读研究生时,曾做过甲骨文相关公众号,但一直不温不火。毕业一段时间,她就职于一家新媒体公司做互联网运营。借着工作的机会,她开始琢磨新媒体的“正确打开方式”,并试着自己创作视频。
她做甲骨文视频的主要思路是结合趣味故事与热门话题,由浅入深拆解甲骨文,让大家发现原来甲骨文也可以这么有趣。比如,杭州亚运会期间,她做了许多视频来讲解有关运动的字,如“射”“走”“舞”等,获得大量好评。
“我认为国学、非遗等传统文化并不‘冷门’,只是需要被大家发现的窗口,短视频就是一扇不错的窗口。”李右溪向记者分享了一名外卖小哥的私信,说自己因为看了她的短视频,才喜欢上甲骨文,这些视频让他感到甲骨文不再是距离自己很远的冰冷符号。
“运营新媒体,我最大的感受是,新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开放度高、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够很好地促使传统文化的‘破圈’。通过更加生活化接地气的内容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从而唤起了人们心底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守住“根脉”才持久
随着互联网上的“国风”“国潮”越来越热,也有部分网友提出了担忧。比如,有些博主发布的内容真假难辨,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鱼目混珠、恶意误导之嫌。而网友们难免有分不清“李逵”和“李鬼”的时候。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次,竟然把一首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说成是李白写的,还说是网上的‘老师’教的,我打开视频一看,果然是博主搞错了。那位博主在自己页面上自我介绍‘诗词专家,专攻唐诗二十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家住河南郑州的林涛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这类视频不仅误导了网友,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播。应该请权威部门对网上的国学自媒体清查一下,打击滥竽充数者,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国学热’变了味。”
李右溪对记者表示,自己平日里经常收到网友发来的甲骨文解读文章和视频,很多都是张冠李戴,自己在做短视频的同时,还常常扮演打假者的角色。“网上很多讲甲骨文的信息很离谱,但也收获了大量关注,有时我实在看不下去,会留言批驳。”
如今,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化、VR等技术手段正广泛运用于新媒体运营:3D复原千里江山图、戴上VR眼镜探索三星堆遗址、线上参观“数字敦煌”、AI书法……这些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跨界结合的成功案例,使得传统文化焕发着全新的生命力。
专家认为,真正用好这些技术,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清朗、规范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数字技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两面性’。抓好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面对挑战,让数字技术进一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何震认为,要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着重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道”和“根脉”。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