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23:56:10 来源: sp20241124
编者按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派出多名记者参加中央媒体“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暨“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分四路深入高原多地,采访当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成绩,以及教育事业、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挖掘当地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的青春故事、青年典型。请跟着记者的镜头和文字看看什么是最美的雪域高原。
---------------
大学毕业后,藏族姑娘拉珍留在西藏工作,她现在所在的生物科技公司位于山南市加查县安绕镇,是一家上市公司投资的。27岁的拉珍,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她的父母和两个姐姐都没有读过书。拉珍的故事,正是“教育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
“得益于国家的教育政策,我读书时学费、生活费全免,学校还给我们发两季校服。如果没有上大学,我可能还在养牦牛。”拉珍介绍,自己学的是应用化学专业,近年来西藏引入很多新产业,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在拉珍工作的实验室里,5位技术人员是清一色“娘子军”,其中4位是西藏姑娘,还有一位来自青海。每天下班后,拉珍学习水彩画和藏族书法,晚上有时会到广场跳锅庄舞。现在西藏许多地方有了高速公路、通了火车,到了周末,她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回到拉萨的家,与家人相聚。
傍晚6点多,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藏族小伙儿尼玛旺堆还在保温大棚内的鱼池工作。走进大棚,湿热的水汽扑面而来,温度有20多摄氏度。工作人员撒下一些饵料,鱼群翻滚,争抢食物。在雪域高原养殖水产,这让很多人感到新奇。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高原渔业”的口号,立在公司入口处。出生于1996年的尼玛旺堆,大学毕业后来到嘎玛农业工作,现在担任生产技术部副部长。他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农业种植技术,又跟随广东援建队学到了养殖技术。
以前,西藏当地群众少有吃鱼的习惯,从平原地区运到西藏的鱼虾、生鲜,价格往往高出三四倍。尼玛旺堆期待着,通过努力实现水产规模化养殖,把西藏水产价格降下来。
9月下旬,正是西藏昌都达美拥酒庄采摘水晶葡萄的时候。酒庄总经理曲措带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观葡萄园。在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她自信地介绍:“水晶葡萄是我们用欧美葡萄和藏葡萄嫁接后的特有品种,培育了十几年时间。用它酿造出的葡萄酒,一面世就获得了国内葡萄酒行业发展峰会的金奖。”
2009年,曲措的哥哥洛松次仁创办公司,以小作坊的形式开始酿造并销售葡萄酒,决心要让西藏的好产品走出去。他以孕育产区葡萄的雪水之源达美拥雪山为品牌命名,并在政府的引荐下,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修——这所大学是亚洲第一所开设葡萄酒学院的高校。很快,他把学校的博士生请到西藏,开始了共同创业。
兄妹俩不仅把现代化酿造技术和设备带进了西藏,还陆续从西藏以外招收了十几位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25岁的赵兴山毕业于楚雄师范学院,在达美拥酒庄工作了3年。去年,他的女朋友大学毕业,也来到这里工作。赵兴山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西藏工作,收入比我在云南还高一些,每年葡萄采收结束后有15天假期,春节有60天假期,我可以回去陪父母家人。我很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和优质空气。”
这对勤劳创业的藏族兄妹,也获得了社会认可。哥哥是全国青联委员,妹妹曲措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距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13公里的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坐落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山峦间,东连美仁草原。蓝天白云之下,俄合拉村牧民养殖的棕色马匹在草原上垂首觅食。依山而建的安多藏式建筑,有民宿、藏餐吧、咖啡吧等。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农牧民多了一份收入。
2023年,36岁的俄合拉村村民佐央了解到村里正打造全域旅游标杆村,从合作市返乡,开始创业。他用家庭积蓄和贷款,在村里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安多藏式建筑风格民宿,共6间客房。今年5月,民宿开门营业。经营旺季,全家人早晨6点多就开始忙起来。
为避免客房闲置、稳定客源,佐央和亲戚合作,按房型及不同价位,把民宿房源“挂”在网上,接到住宿订单后,“共享”线上客源。
佐盖曼玛镇党委副书记魏黎明介绍,俄合拉村有34户196名藏族群众,当地气候高寒、地广人稀,是一个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群众聚居村,原本的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放牧。津甘协作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将这里打造成文化旅游标杆村。
从2021年6月开始,俄合拉村组织村民成立村级旅游专业合作社,全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村里22间藏式度假民宿是村民以土地入股建成的。旅游旺季,客房预订一度紧俏。项目运营以来,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带动了就业,村里的农牧民获得了分红。妇女们多数到民宿、餐厅、咖啡厅务工,男性牧民在马队驿站、藏戏文化广场参与旅游服务,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辖区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近年来,若尔盖县积极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改变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让他们富裕起来。
“世世代代保护草原是牧民的职责,草原是牧民生活的‘根’,没有草原就没有牧民。”在若尔盖县唐克镇逻花村,23岁的牧民年央旦真家里最多时养了200多头牦牛。一年四季,牧民家庭总是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之间轮转生活。
2022年以来,年央旦真响应保护若尔盖草原的政策,主动减少了牦牛养殖数量,现在只保留了约100头牦牛。养牦牛的收入减少了,他就尝试投身当地“黄河九曲第一湾”草原风情旅游业,和朋友一起拿出家里的3匹马,开“骑马店”寻找增收机会。夏季水草丰美之时,也是生意旺季,前来骑马的游客经常要排队等候,他说,“收入最好时一天就挣了4000多元。”年央旦真还向游客推介销售家人自制的风干牛肉。
因为经营“骑马店”要和游客们打交道,年央旦真借助短视频平台学习与旅游服务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他多次参加由唐克镇政府组织的牧民普法学习活动,提高安全经营意识。现在,他会与游客签订骑马安全责任承诺书,也会提醒游客,不能越界骑马破坏草原。
9月6日,年央旦真和33岁的邻居、同样经营“骑马店”的斗尕夺机,结伴来到唐克镇的草原上,聆听若尔盖县“黄河情”宣讲团成员、若尔盖县委党校双语讲师卓玛拉么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年央旦真认为,青年一代牧民要想在草原上过好生活,必须认识到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要保护好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草原和湿地,放牧时做到草畜平衡。
从1个到129个——在28年的时间里,一支由普通牧民组成的护边联防队在不断成长扩大,他们骑着摩托车守卫在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一带的边境线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加入这支队伍,对他们来说,护边员是一种荣耀,也意味着责任。
昌果乡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是与尼泊尔接壤的边境乡,有105公里的边境线。夏季烈日炎炎,高原紫外线格外强烈,护边员无一例外被晒得黝黑。冬季这里白雪皑皑、寒风凛冽,护边员在巡逻时要忍受刺骨的严寒。
石角是这支护边联防队最早的成员。“当年我主动申请成为联防队员,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工资或者补助,我就是自愿帮忙。”
2003年,昌果边境派出所要组建护边联防队的消息传来,他第一个报了名。当时的护边联防队仅有15人。队伍刚成立时没有摩托车,只能骑马,巡逻一次得走四五天,他们便把帐篷、食品、被褥全都驮在马上。“那时很多地方没有路,没有电,也没有手机。”石角回忆说,2004年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巡逻一天就够了。
前些年护边联防队扩招,20个名额,工资不多,却有100多位牧民报名,有的甚至提出不要工资。
今年26岁的嘎玛其美是护边联防队里年龄较小的成员,但是他已经干了7年的护边员。“我是附近古郁村的,我就是想来当护边员。”嘎玛其美告诉记者,护边、巡边常与艰苦为伴,他们三五个护边员组成一组,一巡逻就是一整天,一年360多天没有一天中断,“下雨、下雪骑摩托车很容易摔倒”。
如今,护边联防队配备了70辆崭新的摩托车,配了头盔,分发给护边队员使用。每台摩托车都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嘎玛其美扶着自己的摩托车向记者描述着这样的场景:在边境巡逻的途中,风吹着五星红旗猎猎作响,仿佛一曲悠扬的牧歌在歌唱祖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石佳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