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12:23:32 来源: sp20241228
黄海之滨、海州湾畔的江苏连云港,历来是海陆运输的重要交汇点。1984年,连云港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日,连云港召开“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后发先至’”推进会,发布《连云港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质量“后发先至”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
从传统农业城市到临港工业城市,从曾经的交通“边缘末梢”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从“长在深闺”的海滨小城到美丽文明的幸福名城……四十年来,连云港加快沿海开放步伐,抢抓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叠加战略机遇,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后发先至’”,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立足区位优势,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4月25日,连云港港68号泊位一片繁忙景象,2020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正在有序集结,准备搭乘比亚迪开拓者1号轮出口至巴西,此次运输刷新了连云港港新能源车单船出口纪录。
山海相拥、依港而兴,港口是连云港承载国家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潜力所在。
“进港航道等级达到30万吨级,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88个。面向全球,开通90条集装箱航线,沿大陆桥,开通24条海铁联运通道;依托内河,开通13条海河联运航线,辐射范围包括整个陆桥沿线、苏鲁豫皖以及长江流域,海河江、铁公水的多式联运优势得到拓展。”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杨龙说。2021年以来,连云港港与上港集团深化合作,推动海港功能向内陆延伸,让“进了连云港就是进了上海港”逐步成为现实。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标志着中欧班列行经站点的光点在巨大的显示屏上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线条从黄海之滨一路铺展至中亚、欧洲,勾勒出6条班列运营线路。“自2014年至今,累计进出场作业量已经突破200万标箱。”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介绍。
近年来,连云港充分发挥政策叠加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两基地一班列”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自2014年建成后,集装箱进出场量由6.5万标箱增长到2023年的24.3万标箱。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自2013年投用,累计完成物流量2.65亿吨,物流业主营收入166亿元。中欧班列布局5大过境口岸,形成6条运营线路,覆盖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100多个国际货运站点。”连云港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磊说。
加强开放协作,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一片荒凉的盐碱滩到生机勃发的增长极,徐圩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连云港产业蝶变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8年12月14日,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日前,记者来到徐圩新区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基地,只见基地内装置林立,管廊交错,仿佛进入了一片“钢铁森林”。
依托盛虹炼化一体化等龙头项目,连云港石化基地实现快速突破,成为全球石化新的生产坐标。为支撑保障新区企业发展,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运管服务中心把新区的140多家企业全接入系统,可实时监测企业的关键数据和园区情况。“截至2023年年底,徐圩新区现已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石化产业集群,共引进36个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规模超5000亿元。”徐圩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说。
走进康缘药业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记者透过空中花园的落地窗,看到上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空无一人,数十台十几米高的多功能提取罐矗立其中,原料处理、过滤、沉淀、分离等一系列工序都由电脑控制,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
“我们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创立‘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由传统制药技术转型升级至智能制药技术。”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生产总监徐殿红介绍。
连云港大力发展医药产业,“中华药港”初具规模,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条从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载体已经形成,2023年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从石化到医药,从新材料到新能源,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正在不断壮大产业能级,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特色日益彰显。
“我市将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合作新优势,筑牢产业发展新支撑,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在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中充分展现新作为。”连云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士光说。(记者 李健 苏雁)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