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1:56:36 来源: sp20241123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黄盛、实习生张欣怡)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回顾今年以来政策成效、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同时,解释了“什么是钱”,并通过分析银行存贷款流向,用数据解答了“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和市场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疑问。
什么是钱?
报告认为,所谓的“钱”,实际上就是货币。根据我国的定义,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 三个层次。M0是人们常说的“现金”,流动性最高;M1是 M0 加上流动性稍弱的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 加上流动性更弱的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3个百分点;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M0余额9.5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今年一季度净投放现金4317亿元。
钱去哪?
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贷款持续较快增长,存款明显增加,目前我国贷款余额近 250 万亿元、存款余额近 300 万亿元,“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备受各界关注。
报告表示,由于 M2 可以通过贷款等渠道派生,因此可以通过银行资产端分析“钱去哪”。
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
分部门看,3 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 163 万亿元、81 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也即,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
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 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钱在哪?
报告认为,通过银行负债端的存款统计可以体现出“钱在哪”。
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如果银行还在扩张资产、贷款仍在增加,钱不会从实体经济中减少,也不会消失,只是随着企业投资生产、居民消费、财政收支,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转移。
2024年3月末,在大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
报告表示,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 2017 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
此外,表内存款和表外资管产品等各类资产的回报率出现相对变化,影响了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居民会相应调整资产配置,这也是影响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
金融支持质效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业内市场对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讨论,也备受关注。
“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放缓,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反而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报告认为,分区域看,各地区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速也无必然联系,比如2023年某地区贷款平均增速为11.4%,GDP平均增速为5%;而另一地区贷款平均增速仅3.3%,但GDP平均增速也有4.8%。一些省份贷款增长较快,但未有效带动经济增长;还有一些省份以较低的信贷增长支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资金使用效率却在提升。
“我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报告表示,主要原因有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当信贷存量规模比较大时,继续增加信贷投放的边际效果递减;直接融资具有良性替代效应。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向人民网记者表示,经济结构调整说明经济增长对信贷的依赖度下降;增加信贷投放的边际效果递减,包括当贷款投放超过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融资需求时,不仅会使得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低价恶性竞争拖累经营高效企业,也容易造成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将低成本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其他企业,带来企业资金空转套利问题。最后是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对银行贷款形成一定替代等。
王青告诉记者,报告在谈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强调了“稳健性”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操作会继续坚持渐进调整节奏;其次,报告还明确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说明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加强协调。
(责编:杨曦、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