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04:49 来源: sp20250111
日前,2023年江苏省十大新闻评选揭晓。其中,“寺墩遗址等多处考古获重要进展,‘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系列成果”榜上有名。
位于常州天宁区的寺墩遗址,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距今约5500—4500年。遗址以一处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1978—1995年,寺墩历经5次考古发掘,发现4座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尤以3号墓为代表,出土33件玉琮和25件玉璧,闻名学界。
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南京博物院寺墩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于成龙介绍,目前已发现崧泽文化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寺墩遗址呈现出崧泽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时期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也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苏浙沪皖的很大区域早在5000年前就同处在一个文化圈,与如今的“长三角一体化”遥相呼应。
考古学家,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导林留根指出,长江下游,既有苏州东山村遗址、上海福泉山遗址、常州寺墩遗址、安徽凌家滩遗址,又有浙江良渚遗址,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滚滚向前、高峰迭起,展现了5000多年前“长三角一体化”的浩瀚图景。
三色彩陶差点失之交臂
红色、黄色、黑色三彩,光亮照人,漆彩陶壶上腹部绘有两组绞索状编织纹饰,构图精巧、线条流畅,极具飘逸灵动之美。跨越5000多年,第一个将这件漆彩陶壶带出泥土的人是南京博物院寺墩考古队工作人员白记。
那是2019年夏季,连续几日高温天。“我一个人在挖井。”白记长得并不白,因常年干野外,皮肤晒得黝黑,说话慢条斯理,“头天,挖了一半,大概2米多,没有发现东西”。
无功而返,回到驻地以后,白记写考古日记:水井里未见遗物。而驻地的临时库房里却新添了“宝贝”,溧阳那边的同事在水井下挖到了彩陶,这大大刺激了白记。
寺墩考古队另一名工作人员陈钰补充说:“一米见方的井口,地下2米多,空间逼仄,待久了容易中暑。”
“还好,没那么吓人。”白记不以为意地说,“第二天,我又下井继续挖。挖到4米多,终于带上来几筐遗物。”
第三天,6件漆彩陶壶褪去身上的泥土,露出原本红艳、明黄、黑亮的颜色,纹饰雅致、壶身薄韧,宛如汉代出土的亮锃漆器,惊呆了考古队的一众人。
并不知情的白记,凑上去问:“这些又是溧阳出的?”
“不是,这是你昨天挖出来的,今天洗干净了。”考古工作人员刘乃会告诉白记,引得大伙儿哄笑一堂。
问白记当时的心情,这个腼腆内敛的陕西汉子微微一笑说,“开心,但也还好。亏得当时,再坚持了一下。要不然,就没它们了。”
目前,最精美的一件漆彩陶壶正在南博展出。
寺墩遗址崧泽文化墓葬出土的玉璜,成半壁形,两端有对称小孔。“小孔可以穿绳,玉璜推测为祭祀佩戴所用礼器。”于成龙娓娓道来,2019年至今,墩北台地范围内,北部墓地共发现40座墓葬,随葬品多在二三十件;西部墓地共发现10座墓葬,随葬品不超过10件。出玉璜的88号墓,共有随葬品32件。其余31件以鼎、豆、罐、壶、杯等为基本组合,豆、罐、杯常成套出现,共有8件陶豆,形制基本相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礼制化趋势。“与88号随葬品组合相似,63号墓共出土12件陶豆,大小不一、形制各异。63、88号等为代表的寺墩崧泽文化晚期墓葬,是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现。”
一群湘妹子“我为南博修文物”
原汁原味呈现寺墩文物的纹样,有赖于4位年轻绘图师的妙笔生花。90后杜凤燕、黄英和00后李春婷、黎诗婷4人均毕业于湖南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杜凤燕最早来寺墩。
“工作中绘制的器型和纹饰不会像学校学的那么规整。”杜凤燕说,“我们先手工画一遍,再在电脑上绘制一遍,尽力还原文物本身的样子。”遇到问题时,她会向“老法师”刘乃会请教。
干了20多年考古的刘乃会借她一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潜山薛家岗》。“红皮书”如今是杜凤燕的案头读物,“封皮还好,就是翻多了,内页有点卷边”。
“这点打得乱了。”杜凤燕转身,核对李春婷笔下的双层鼎俯视图,继续介绍,画麻花辫那样的编织纹,中间用小叉叉来区分明暗;菱格纹,则用打点来表明凹凸……
李春婷去年初来到寺墩,热情满溢,“以前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爱上了考古,岁月静好”。
采访当日正值下雨,工地野外发掘停工,瘦小的黄英蜷缩在电脑前绘图。她说,自己更喜欢干野外。“之前参与发现寺墩内圈水系西岸有木柱痕迹,一圈圈非常明显,很有成就感。”
“对!别看我们每天都趴土里,但偶尔还是会有小惊喜。”性格活泼的黎诗婷也喜欢干野外:“1月上旬,白老师挖到一小节玉器,我还请白老师‘让我摸一下’。读初中时,教历史的杨老师很会讲故事。我现在干考古,杨老师说替我骄傲,相信以后,我也能讲很多历史故事。”
工作站“五朵金花”里,修复师张琴读书时就喜欢陶艺,“做陶和修陶差不多。最近修完一个双耳红陶大罐,7.5升纯净水桶那么大,一边耳朵有兽面纹,另一边没找到。我用石膏补了一个,像不像一对狮脸?”
雨天,考古工地大部分区域披上了黑色塑料皮,个别地方压上蓝色瓦楞板。刘乃会带着大狗“黄豆”在值班,朝南城寺方向指了指:“那儿是寺墩残余墩体。”
透过雨幕,一个高出路面四五米、左右十来米长的土包包映入眼帘。很难想象,这片毫不起眼的黄土下,竟埋藏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历史遗存。
今年,于成龙计划带队在百丈桥、东寺湾做两条解剖。“良渚考古80多年,寺墩才多久,得接着干!文物发掘、出土、清理、修复、入库、分析、展出,让今人看见古人曾经的生活,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我们考古人的责任与使命。”
从崧泽到良渚探源寺墩史前文明
在墩北台地东缘,考古人员还发现崧泽文化晚期的杆栏式建筑,东西长近30米、南北宽约10米,由立柱、横木、植物茎秆铺面组合而成。
“植物茎秆中可辨有竹子,有捆扎成束的现象。依水而建的大房子300平方米,可能是栈桥或码头。”于成龙带队解剖地层发现,寺墩墩体4层以下即为良渚文化堆积、27层至29层为崧泽文化堆积。
初步推测,寺墩遗址的中心区域原始地貌类似马鞍型,寺墩所在位置下方是个大型洼地。起初,崧泽文化墓葬直接打破生土埋葬。良渚文化时期,先民开始用淤泥填平南部洼地并逐步堆高,形成寺墩底部,又在淤泥上挖基槽、填石头,形成近80米的砌石遗迹。这种砌石遗迹在杭州良渚遗址的莫角山、乌龟山等墩台底部也有,应是利于排水的盲沟。
在崧泽文化的层面,先民往上堆筑近2米厚的黄花土,形成今天看到的墩北台地,将崧泽文化墓地掩盖。在台地南部继续堆高,形成寺墩墩体,最后在墩体顶部造房子。
“寺墩与莫角山的堆筑技法基本相同,寺墩和莫角山的功能也大体相近。或许,那时候,寺墩先民和良渚先民都喜欢堆土玩。”于成龙半开玩笑地说。寺墩顶部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基槽宽近0.5米,按今天农村砌墙砖约25×10×5厘米反推,表明曾有大型建筑。
于成龙分析,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寺墩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墩北台地63、88号墓为代表,器物特征明显,足外弧的鼎、流行带把手,成套的陶豆,常见圆形方形镂空,年代距今5500—5400年左右;第二阶段:以墩东台地崧泽文化墓葬、水井为代表,以外T形鼎足,彩陶、黑皮陶,圆形三角形镂空等为特征,距今大约5300—5000年;第三阶段:器物不太丰富,有侧扁三角鼎足、十字形鼎足,大口缸等,大概距今5000—4800年;第四阶段,有大量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存,以侧装三角足、内壁有篦隔的鼎、大量的红陶鬶(guī,古代炊具)为特点,距今4800—4600年。第五阶段,墩东台地最晚的地层出土的陶器,数量很少,形制独特,以耸肩的陶鬶和浅盘的矮圈足豆为特点,目前还没有测年数据的支撑。
库房展台左手边货架上,有一排“石笔”。有的笔尖已经磨损,有的尖锐如初,每根石笔靠近笔尖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位置都有一周线槽,干什么用的?陈钰解释:“这有可能是给玉器钻孔用的,不过后面我们还要通过相关的微痕研究和实验考古再做进一步的确认。”制玉工具的发现,说明寺墩遗址内可能存在相关的制玉作坊,只是目前尚未找到。
史前“长三角一体化”的格局与今天非常匹配,从崧泽到良渚一脉相承。长江下游地区,不同聚落间保持密切的联系,文化面貌趋同,生活方式相似,因此,被专家们认为同属于“大崧泽文化圈”。
在于成龙看来,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寺墩彩陶纹样是用崧泽文化时期特有的编织纹技法展现出来的双尾鸟形象。“在以苏州东山村遗址和安徽凌家滩遗址为代表的大崧泽文化圈内,出土有同样纹饰、同样技法、同样颜料的器型。可以说,早在5000年前,长三角是一体的。我国东南地区有鸟崇拜的传统,江苏寺墩、浙江河姆渡、安徽凌家滩、上海崧泽等遗址,出土文物可见鸟的图案。这种图案影响了后世良渚文化玉器纹样。”
专家访谈
寺墩与良渚,到底是什么关系
——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导林留根
文汇报:就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最能突出反映寺墩遗址具备崧泽文化特征的遗迹或者遗存有哪些?
林留根:寺墩遗址最能体现崧泽文化特征的,包括地层年代分析、墩北台地50座墓葬随葬品,尤其水井出土的6件漆彩陶壶。其中一件三色陶壶,纹饰精美,推测是当时贵族使用的奢侈品。这些都是崧泽文化晚期代表。
文汇报:您如何看待常州寺墩遗址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两者关系?
林留根:在学界,我们所说的长江下游文化,主要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三个时期。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这三个阶段是连续发展的。
目前考古实证,良渚遗址以良渚文化为主。而寺墩遗址经历了从崧泽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比单一的良渚古城遗址历史更加悠久。
上世纪,寺墩出土大量玉器。那时候,有学者提出,良渚古城是良渚古国的“首都”,寺墩遗址是良渚古城下辖的“省会”。
然而,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证实,寺墩经历了崧泽文化晚期。因此,我认为,史前时代,寺墩和良渚的关系更像先秦时期的吴国与越国,两者都是长江下游文明中的重要一员,又各具特色。比如,同处良渚文化时期,寺墩出土玉琮为多节,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单节居多。
另外,寺墩出土的大口陶尊(祭酒礼器),有日月山、三叉戟等刻画符号,这些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长江下游与黄河下游的文化交流,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在上古传说中,中原有华夏民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日月山、三叉戟等是东夷部落首领太昊氏、少昊氏的族徽。从考古实证看,这类刻符确实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山东大汶口、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再到江苏寺墩。可以说,寺墩刻符为考证东夷等上古部落的迁徙、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
文汇报:您如何看待5000年前的“长三角一体化”?
林留根: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长江下游都是一体化往前发展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出现不一样的地域中心。
有人误读,良渚文化就是杭州余杭良渚遗址。非也非也!“良渚”之名取自良渚遗址,但良渚遗址不等于良渚文化。以良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玉器来说,良渚古城遗址有玉器,江苏泰州兴化蒋庄遗址、常州寺墩遗址同样有大量玉器。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影响深远,而良渚文化是分布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不能把良渚遗址等同于良渚文化。如果等同了,其实是“圈地”圈小了,也无法准确地反映5000年前长江下游波澜壮阔的一体化进程。
同样地,崧泽文化涵盖长江下游。崧泽墓葬的随葬器物常见鼎、豆、壶等陶器,斧、锛等石器,璜、玦等玉器,大口陶尊是最具代表性的礼器。寺墩88、63号墓出土随葬品都在这个范围内,等级上,寺墩低于张家港东山村,高于常州圩墩、新岗等。
在学界,崧泽文化向镇江宁镇丘陵、江淮平原,以及大汶口文化的渗透,被称为以东山村遗址为代表的“崧泽古国”的西征北伐,其在太湖流域产生的显著效应是崧泽文化发展为良渚文化,“崧泽古国”过渡为“良渚古国”,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独领风骚。因此,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会在张家港东山村题写下“良渚文明之源”,而寺墩遗址见证了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这个最伟大的时代变革。
当然,作为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过渡的代表,寺墩遗址能否与良渚古城一样扩展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有待以后考古发掘。城墙在哪?玉器作坊在哪?相较于经历近百年的殷墟考古、三星堆考古,寺墩考古“还是太年轻了”,很多工作尚未充分展开,仍有不少未解之谜。
文汇报记者 付鑫鑫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