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韧性”突围展新貌

发布时间:2024-11-25 02:00:02 来源: sp20241125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朱绍斌 程云杰 周蕊)新年伊始,中国制造捷报频传。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商业首航;国产C919大型客机开启京沪航线定期商业航班飞行任务;中国轻轨列车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投入商业运营;中企卷曲屏激光电视在欧洲销售额逆势上涨……

从驰骋陆地的列车到巡游大海的巨轮再到翱翔蓝天的客机,中国制造在持续技术创新中不断实现品牌崛起,在满足全球用户多元化需求过程中展现出更大韧性和潜力。

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国家推行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等措施,给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砥砺前行。2023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自此迈进“3000万辆新时代”;以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制造业出口额23.51万亿元,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中国的出口动能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

韧性强潜力大

外媒近期援引一家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智库研究报道说,尽管美欧意在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就业岗位中所占的份额在未来数十年内仍将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制造业工作岗位可能会继续减少,到2050年,其制造业就业群体占高收入劳动力的比例将从11.4%降至8.3%。

随着中国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日益成为中国年轻一代就业选择的“香饽饽”。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展望2023》报告显示,从近三届应届生投递行业的占比变化看,机械/制造上升趋势最明显,其次是电子/通信/半导体。

当前,中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新亮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近日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时强调,要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全球知名国际贸易在线平台环球资源近期在其网站发表长文,为中国制造的深厚实力解开谜团。文章说,中国近年来在研发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向高价值制造业扩张,持续推进创新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包括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这大大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生产力和质量控制。“中国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造强国惠全球

年初,有关比亚迪去年四季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电车销量冠军的新闻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

美国主流媒体美联社一篇报道说,虽然特斯拉四季度销量超预期,但比亚迪同期销量表现更胜一筹。报道还特别指出,中国也是特斯拉的一个重要销售市场及生产基地,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同时也出口到欧洲等地。

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呈现上升势头,但中国始终向全球投资者开放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中国已于去年10月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厚积”,中国汽车出口已经到了一个爆发阶段,尤其是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了汽车出口的规模效应。以上海为龙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长三角逐步集聚、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海信国际营销公司总裁方雪玉以家电产业为例分析指出,中国企业出海不再是依赖单一的供应链成本优势。“以前更多是拼价格,现在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三高’优势。”

海信海外业务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以德国市场为例,数据显示海信电视去年上半年在德国销量同比增长60%以上。2023年,海信在美国市场推出了12款Mini LED电视,成为美国Mini LED电视销量最高的品牌。

上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会议还提到,财政政策方面,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货币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征程中,中国制造昂扬向上、服务全球。正如方雪玉说,中国制造关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制造一起努力。我们充满信心!”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