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和鸣越海峡——台湾青少年在津交流展现国乐之美

发布时间:2024-12-24 08:47:47 来源: sp20241224

新华社天津7月26日电(隋福毅)在2024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的舞台上,一抹鲜艳的“红”吸引了台下观众的注意。砖红色的乐器与红色上衣相得益彰,洪佩珍款款走来,展开双臂,向观众鞠躬致意后,开始了表演。

65岁的洪佩珍是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的团长。这次,她带领国乐团的5位成员参加此次少儿艺术节。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在活动现场合影(7月25日摄)。新华社发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在活动现场合影(7月25日摄)。新华社发

“我们带来的曲子是台湾民谣组曲。牛犁歌、丢丢铜仔、望春风、采茶歌……都是特色曲调,我们希望将最美好的东西传递给大家。”洪佩珍介绍道。

舞台上,他们以扬琴作弹拨,以丝竹作管弦,以二胡作弦乐,再辅以大提琴演奏低音旋律。整个团队配合默契,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

“国乐的魅力在于它能直抵人心。国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根基,也是中华儿女同心共赏的乐章。因此,我们相信能获得观众的喜爱。”洪佩珍说。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教育与推广国乐文化的宗旨。乐团的表演充分体现了“在传统中创新,在朴实中升华”的艺术理念,其足迹遍布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在舞台上演奏(7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在舞台上演奏(7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对于发展国乐来说,我们在向外传播的同时,更需注重向内求索。”洪佩珍说,“我亦如此教育孩子们,选择学习国乐,不在于加持外在的虚饰,而在于培养内心恒久的坚守。”

15岁的傅雲柔,学习二胡有八年之久。在巡演的岁月里,她无数次在演出落幕后,被观众的欢呼声触动。她感慨地说:“我渴望能让更多人领略到二胡的动人魅力,将国乐传播出去。这就是我学习二胡的价值和意义。”

今年是傅雲柔第二次参加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她表示,艺术节最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与各地小朋友进行艺术交流的机会。“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是相通的,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播下一颗增进彼此理解和友谊的种子。”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成员吹奏横笛(7月25日摄)。新华社发

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成员吹奏横笛(7月25日摄)。新华社发

正如傅雲柔所愿,此次天津之行,她又交到了许多新朋友。她兴奋地说:“我们约定,三年之后再次回到这里相聚。”

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因艺术节而结缘,洪佩珍满是欣喜。“艺术是最纯粹、最美好的事物,因交流而升华。”她说,“此次收到来自大陆的邀请,我感到十分幸福。当然,我们也衷心期待大陆的朋友能够来到台湾。”

本次艺术节的主题为“和平·友谊·未来”。“我们希望以国际儿童艺术节为平台,培育更多文化小使者,做友谊种子的播种人。”华夏未来文化艺术基金会负责人说。

台上,国乐之声悠扬而起,音符如流水般流淌。台下,丝竹和鸣的声音仿佛能够跨越海峡,传递无尽的美好与情感。(参与采写:实习生董宇欣)

(责编:曹欣悦、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