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

发布时间:2024-11-02 04:23:34 来源: sp20241102

  当前,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与科技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信息技术革命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新平台、新渠道,也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载体、新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运用科技手段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不断形成新的文化产品形态,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数字技术具有跨领域、跨时空、跨层级、跨系统等特征,能够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创新创造的手段形式。比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数字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表达、多元化表达,推动文化场景拓展,能够更好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韵味。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高科技赋能的地屏全景呈现钱塘江两岸水墨画卷,江南风韵尽展风采。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客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能“亲眼看见”良渚时期莫角山宫殿的盛景。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以虚拟展览、数字文物等形式复现文物细节,实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可视化、创意化。神秘独特的三星堆文化通过数字表情包、网络游戏等创意IP与潮流单品跨界融合,让更多人更加便捷地感受沉甸甸的历史宝藏。人们对凝结文化记忆、凝聚宏大文化叙事、广泛参与文化事业的诉求,正在通过数字技术得以实现。

  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的增长点。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动画、线上文娱旅游服务、文化数据资源处理与存储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碰撞,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比如,智能化缩短了文化产品制作分发周期,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传播。深圳云上文博会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模拟线下展示场景,将线下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并强化网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文博会”。再如,互联网技术与文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安全实时共享、文化场馆易管可控。“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集成了采集、加工、音视频制作等功能模块,在大幅度提高文化产品产业数字化效率的同时,以虚拟演播技术替代常规绿幕和专业硬件,大幅度降低成本。又如,传统文化产业同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着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借助区块链技术,该库素材的原创证明和相关的授权、支付、下载等信息实时上链存证,每一例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有效解决了文物数字资产的确权保护难题。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有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和科技都是为人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许多地方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比如,以多种方式驱动文化IP创新重塑、跨行业渗透,对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进行深度挖掘,实现服务模式创新。行浸式光影演艺“夜上黄鹤楼”,以黄鹤楼公园为载体,运用激光投影、前景纱屏、演员影像互动、3D动画灯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光影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让人们身临其境。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高清影像及数据采集,以数字化虚拟展示方式,让观众近距离、全方位观赏和感知唐代壁画的精彩。又如,数字科技与传统业态有机结合,产生云看展、云演艺、云视听、云旅游等应用场景。话剧《暴风雨》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时,超高清信号将表演实时传至千里之外的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两地观众同步享受艺术盛宴。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已累计播出近200场,全网点击量超50亿次。科技让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作者为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0日 13 版)

(责编:赵欣悦、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