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3:38:16 来源: sp20241124
文/夏宾
历史性转变如期发生。
近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由-0.1%上调至0至0.1%,正式告别负利率并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这是日本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
日本为何愿意退出负利率?此举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一:完成使命
从最新声明看,日本央行认为,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2%的价格稳定目标,看起来可实现,因此“量化加质化货币宽松(QQE)框架下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和负利率政策,已经完成其使命”。
日本银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谈及政策转向的背景时称,“工资-物价”进入良性循环,未来有望实现2%的通胀目标;“春斗”(年度工资谈判)结果是退出负利率的重要因素,若物价进一步上升将开始加息。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表示,在经历了长期的低增长和通缩逆风过后,日本央行退出了长达十年的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日本央行而言是一次胜利。日本的首轮“春斗”已于近期结束,数据显示总体工资同比增长5.3%,为1991年以来的最高工资涨幅。
“强劲的工资增长使得日本更有望实现工资与价格的良性循环,从而保持2%的通胀。这些动态无疑是日本央行加息的原因。”赵耀庭说。
数据显示,自90年代初期日本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CPI再未实现过连续2年超过2%的增长;即便安倍经济学实行后,日本最长也仅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间实现过为期1年CPI连续高于2%的蜜月期。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日本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工资增速位于3%以上,已突破此前日央行认为的理想工资增速阈值,可能使得2024年日本通胀水平继续超过2%,连续两年位于通胀目标位以上。“在稳定且可持续的通胀下,日本央行确就具备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条件。”
二:提振信心
日本经济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走强,日经225指数于1989年12月达到峰值,该指数终于在今年2月份创历史新高,并于本月涨破40000点。
日本股市能否延续其强劲表现?赵耀庭提到,日本央行决定逐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正常化的举措可能会提振市场信心,17年来的首次加息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日本经济不再需要如此高水平的扶持,因其自身状况已有所改善且有望继续。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日央行谨慎对待继续加息的问题,可能弱化市场波动。
具体看,对日债而言,在取消YCC以前,日债的定价权已经基本回归市场,更主要受海外流动性环境以及日央行购债的影响。单次加息或不足以引发资金大量回流日本、严重冲击美国等全球债市。
对日元而言,一方面,退出负利率,暂不影响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地位。另一方面,如果日央行转向比较谨慎,日元汇率可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利率走向。此外,日央行可能也希望看到日元不出现过快升值。
对日股而言,首先,如果日元不明显升值,日股所受冲击便有限。其次,面对较高的股票投资回报率,日本存款利率和债券利率的有限上行,或不足以令投资者放弃日股。最后,日股的根本驱动来自基本面及估值政策,这些并不因日央行转向而改变。
李超则认为,本次日本央行政策调整不改日股上行趋势:
一是当前日本股票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低波红利资产,在美股持续高歌猛进的同时,日股具有防御功能仍具有配置价值。
二是美国当前基本面仍然保持强劲,如果未来经济“不着陆”也将为日股提供业绩支撑(日本企业收入较多源自海外)。
三是预计日本央行本轮政策调整对日股的影响同样有限。加息方面,市场此前已进行较为充分的定价,未来超预期加息概率有限。ETF购买方面,虽然本次日本央行官宣停止ETF购买,但实际从2023年Q4开始,日本央行已停止对日股ETF的增持,边际影响同样有限。
三:加息会继续吗?
展望未来,赵耀庭直言,我们预计日本央行在年底前不会进一步加息。政策利率的潜在变动将取决于价格稳定性预期。就目前而言,日本央行对下一财年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期仍保持于2%左右。
他提到,与美联储的点阵图不同的是,日本央行并没有给出公开的未来政策利率路径,但或会发布更为微妙的指引,有关央行通胀目标的评论就值得仔细推敲。
钟正生也认为,日央行或不急于退出“零利率”。一方面,退出负利率是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关键一步;但在零利率的基础上再加息则属于常规政策,紧迫性相对不强。
另一方面,由于基数原因,一季度日本CPI同比可能保持在2%以上,为日央行转向创造了良好窗口。但是,近期经济数据其实不算扎实,日本通胀能否真正稳定在2%附近,仍有待观察。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