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发布时间:2025-01-01 06:52:42 来源: sp20250101

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 杭州10月24日电(王潇婧)泱泱中华,巍巍华夏。星散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证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生生不息,展示着中国文脉保护与传承的亮眼答卷。当下,中国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何以更好走向世界?

  24日,在“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活动期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向东接受 中新网 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经历了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推动了“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合作,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李向东看来,全球文明对话就是多种文明的交流、交汇,援外项目本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从东南亚灿烂辉煌的吴哥文明,到中亚古老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再到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新亮点。

  柬埔寨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最早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之一。

  “‘吴哥国际保护行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典范。”李向东介绍,中国在柬埔寨已经开展了近30年的保护修复工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国际行动,中国是最早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向东作主旨演讲。主办方供图

  在国际合作中,中国始终遵循国际文物保护原则,提供中国文物保护的准则、经验与技术,并将合作研究、人才培训、人居环境提升、联合实验室共建等融入其中,致力于世界遗产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技术方面,坚持研究与实践并重,开展大量前期勘察测绘与研究,为文物价值特征的确定、病害机理的探究、以及保护技术和材料的选择奠定基础。

  然而,物资匮乏、设备紧缺、气候极端……在参与过程中,亦会遇到诸多困难。

  “中国文物保护团队凭借敬业的精神与专业的水准,不仅获得了各国同行的好评,而且让‘中国经验’走向世界。”李向东说,“我们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充分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积累了大量当地保护修复经验,结合自身先进的保护修复理念与技术,将遗产保护工作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当地民生改善。”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管理、利用一直是社会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注入新的发展内涵?李向东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发展。

  以此次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活动为例,在李向东看来,中国和意大利两大文明古国有共通之处,也有互鉴之处。

  “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是各国对话交流的平台,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也为增进人民友谊贡献积极力量。”李向东表示。

  本次“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是在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部指导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局、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