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越雄关 梅香延千载(古道春秋)

发布时间:2024-11-23 19:30:15 来源: sp20241123

  梅关古道风光。   刘照志摄(人民视觉)

  南岭深处,古道幽深,草木葱茏。

  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的隘口处,修筑有一座两层高的关楼,门洞深5.5米,内宽3.5米,上层为楼阁,下层为驿路通道,雄跨赣粤两省,名“梅关”。梅关不远处,蜿蜒着一条历经风霜的古驿道,遗存约1875米,被称为“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是古代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最近的陆路通道,也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关隘。2006年,梅关和古驿道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自秦汉的一条狭窄陡险的山道,可谓梅关古道的雏形。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回老家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时,路过梅关附近,见此处山路险峻难行,故上书建议开凿驿道。次年,一条宽1丈余、长约30里的驿道被开凿出来,变成了可并行两辆马车的宽敞山路。

  由此,一条“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古道,如同一道筋脉,深深盘生于崇山峻岭之间,并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建设起经贸交流的便捷之道。

  “驿道的开通,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交流。”大余县博物馆馆长黄敏介绍,历代商旅队伍沿着梅关古道到达岭南,完成粤盐、赣米等交易,并将中国丰饶的物产,特别是享誉世界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运往世界各地。古驿道上一时“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明清时期,梅关古道的经贸税收占江西税收的1/4,这样繁荣的盛景持续到近代粤汉铁路、雄余公路修通。”黄敏说。

  不只是商路,更是“诗路”。梅关和古驿道所在地——梅岭,也因种植的万株梅花而久负盛名。“梅关古道上,历代贤达留下咏梅诗词2000余首、故事450多个,梅岭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探梅胜地之一。”黄敏介绍,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万株梅花凌寒傲然绽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访古寻梅。

  比繁花盛景更打动人心的是铭记于古道之上的红色记忆。1935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期间,陈毅、项英率部从中央苏区突围来到赣粤边红色根据地,正是在梅岭附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在梅岭,陈毅写下了壮志凌云的绝笔诗《梅岭三章》,让红色文化成为梅关古道上永不熄灭的光芒。”黄敏说。如今,《梅岭三章》诗碑成为红色研学必去的热门“打卡地”,梅关和古驿道也被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加强对梅关和古驿道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县里公布了梅关和古驿道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所在单位与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协议,建立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并安排了专门的文保员。”黄敏说。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大余县还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梅关和古驿道内的梅关诗碑林、驿站、关楼等多处遗迹进行保护性修复,同时启动梅关古道生态景区建设项目,在道路两旁广植全国各地梅树品种,打造连片旅游景点。

  漫寻历史,细赏梅花。如今,大余县将梅关古道和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丫山旅游度假区等文旅资源有机融合,一条串联田园、乡村、古迹的保护利用之路正在南岭大地绵延。

  

  ■延伸阅读

  珠帘暮卷  遥见梅岭

  登上江南名楼滕王阁,目光越过浩渺的赣江,遥望西北,依稀可见远山如黛,那便是梅岭。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珠帘暮卷西山雨”,梅岭便位于这西山山脉中段。

  驱车从南昌市中心城区出发,一路沿着高架快速路通行,不过半小时车程就能到达梅岭。处于鄱阳湖西南岸,北与庐山对峙,森林覆盖率达73.27%……前不久,梅岭生态旅游度假区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

  梅岭虽没有名山大川的雄伟壮观,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洪崖丹井,相传在数千年前,乐祖伶伦在此断竹制乐,创制了十二律,梅岭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典音律的发祥地。如今,梅岭以音乐为载体,每年都会举办多种形式的音乐会。连续4届的伶伦音乐节,每次都有数以万计的音乐爱好者来此感受梅岭的独特魅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5日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