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述评之一

发布时间:2024-11-23 18:28:33 来源: sp20241123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定位和重大意义,凝聚起全党全国“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刚刚上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

  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选择了改革开放前沿广东。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彼时的中国,正行至新的历史关头,也肩负新的历史重任——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美好的愿景成为紧迫任务。

  环顾国内外环境,审视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改革之于国家、之于民族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

  面向未来,也唯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党和人民才能在滚滚时代潮流中大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枝繁叶茂、生机无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以果断决策和坚定行动,向世人表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随即,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加强了改革顶层设计;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改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部署和推进一系列改革攻坚战,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

  2018年11月,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邀请外国领导人登上复兴号高铁的模拟驾驶台。当时速达到350公里,外国领导人连声赞叹:“太快了!”

  “快”,也许是对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最直观的概括。

  改革潮起,带来一个活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改革潮起,带来一个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人们在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改革潮起,带来一个开放中国:从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制定外商投资法,从降低关税水平到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中国改革的脚步不停滞,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改革潮起,带来一个幸福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二元化壁垒……

  十多年闯关夺隘,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沉甸甸的成绩单,记录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温暖步伐,生动诠释“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秉承数千年变革和开放的精神气韵,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当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初起之时,正是各类风险挑战交错叠加、更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亟待破解之际。

  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已站到新的起点。

  解决了温饱并总体实现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既要破解“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又要迈过“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

  敏锐把握时代之变,抓住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打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制约。

  “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话语坚定。

  支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积极探索路径,不断积累经验;推进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司法体制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持续惠及百姓民生;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从福利到权利、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让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们收获着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中国怎样发展?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2015年10月,凝聚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入思考和接续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明确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全面布局: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略城乡区域格局,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从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到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开创性的进博会到规模盛大的服贸会……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中国在开放发展中争取战略主动。

  当改革开放航船驶入深水区,前方是更加壮阔的航程,也少不了惊涛骇浪。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全面深化改革,所处的正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大判断,指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在最难处攻坚,向关键处挺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力克群团“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一体推进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

  把握新形势新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引领改革全方位展开、向纵深挺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夏日,山东日照港,万吨货轮一字排开,展现出港通四海的宏大气魄。

  “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改革开放的神奇力量,让这座港口从寂寂无名到挺立潮头。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并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与败。

  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

  夏阳艳艳,荷叶田田。“华北明珠”白洋淀,游船穿梭往来,飞鸟翩然掠过。游客们感叹,雄安不是“城中绿”,而是“绿中城”。

  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笔一画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描绘壮美蓝图。

  7年来,雄安新区拔地而起,一座高水平现代化、环境友好型城市日新月异,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注脚。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更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

  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必须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

  安徽合肥,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四川绵阳,无人机成为麦田春管的“新农机”,大幅提升田管效率……神州大地,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从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系统阐述,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面对实践发展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贯彻的原则,其中就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也是新征程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原动力、出发点。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改革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风雨沧桑,大道无垠。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定位和重大意义,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创造事业发展新辉煌。(记者胡浩、王鹏、温竞华、顾天成)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