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09:25:31 来源: sp20241031
中新社 合肥8月28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谈鹏教授和肖旭博士后在火星大气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火星电池。
据介绍,该电池以火星大气成分(模拟参照火星上大气成分比例配比)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火星具有复杂的自然环境,包括多种气体成分以及剧烈的温度波动。基于此,该团队提出了一种火星电池,其独特之处在于在放电时直接吸入火星大气作为燃料,极大减轻了电池的重量,为携带进入太空提供了便利。当电量耗尽后,电池可以利用火星表面的太阳能等进行二次充电,为下一次放电做准备。
团队还结合温度波动情况模拟了火星表面的环境,实现了能够持续输出电能的火星电池系统。
研究表明,在0摄氏度低温下,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瓦时每千克,充放电循环寿命达1375小时,意味着该电池可在火星上持续使用约2个火星月。
该团队还通过一体化电极制备和折叠式电池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增大了火星大气的有效反应面积。并将电芯尺寸放大至4平方厘米,进一步提升了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至765瓦时每千克和630瓦时每升。
团队人员介绍,这项研究为火星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开发固态火星电池,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发展奠定基础。(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