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4:35:06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3月27日电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2024年3月24-25日举行。3月25日下午举行了“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专题研讨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主题发言一”环节的发言中表示,新冠疫情冲击以来,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问题再次凸显出来。这既有短期因素影响,也与长期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关。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就是将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促进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围绕形成这一长效机制,国家已经或将在以下七个方面采取措施统筹推进:
一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早在2010年国家就提出“两同步、两提高”的目标,在2010年之后的若干年基本上实现了“两同步”,但是还没有做到“两提高”,特别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预期目标中明确提出“两同步”而非“基本同步”,凸显了国家促进居民收入更快增长的决心和政策导向。同时,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其措施落地后势必会继续降低居民税费负担,起到促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效果,进而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
二是推进区划和行政机构改革。中央要求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全国正在缩减公务员编制,不少地方在推动行政区划改革等举措,这些都是为了减少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把节约的费用更多用于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这样也能显著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三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实际上就是要降低金融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目前,有条件继续降低居民(包括企业)的融资成本,继续降低新发放房贷利率、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等,这不仅会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会促进住房消费。
四是积极扩大市场化就业。支撑居民消费的是收入,保障收入的是就业。疫情对就业冲击较大,已经影响到居民收入。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就业格局发生反转,国有经济就业在增加,民营经济就业在减少。如果要持续稳定扩大就业,就应该恢复到过去的就业增长格局,在行业规范中兼顾发展与治理,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的预期,促其扩大投资、扩大就业。
五是减少对消费的限制。消费者同生产者一样,也是市场主体。我们既要坚持不干预企业依法经营的原则,也要确立不干预、少限制消费的原则。比如对商品房、汽车等的限购政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只有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收入才能顺畅地转化为消费,经济也就能够更加顺畅地循环下去。
六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是居民消费、特别是消费升级的主要领域,也是最需要统筹扩大需求与结构性改革,统筹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的领域。从人口规模、城镇化进程、生活质量的需求来看,的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空间。为此,短期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房地产政策,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同时要谋划涉及长远的房地产新政。而未来房地产新政主要应包含三点:第一,应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既要防风险,也要促发展。第二,应完善“市场+保障”供应体系,解决好特大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第三,应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包括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
七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这些年绝大多数城市已经放开了户籍限制。但是,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落户的意愿还不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农村户口与农村集体所有制挂钩,户口是拥有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所有权的基本条件。经过研究,通过身份制度改革来促进他们更快融入城市,会显著提高我国居民的总消费。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