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上24户农牧民的26年

发布时间:2024-11-05 14:48:13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兴安盟7月12日电 题: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上24户农牧民的26年

  作者 张玮 周丹丹

  仲夏时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兴安盟科右中旗,山林松风送爽,稻田水影天光。哈林山上一片片樟子松、锦鸡儿触目青翠。

  哈林山脚下,63岁的陈金海正在与一群同龄人提桶准备浇水。土生土长的他见证并参与了哈林山荒凉焕新颜的全过程。

图为哈林山脚下与风沙作战的农牧民。(资料图)杜尔基镇人民政府供图

  哈林山系蒙语,意为“黑山”,因倾斜角大于45度,从远处眺望给人以黑压压的感觉而得名,该山位于科右中旗杜尔基镇亚门毛杜嘎查。

  “这沙子是自然灾害,我们是故土难离。”1998年,一场洪水过后,哈林山脚下只剩下24户农牧民。

  “别的地方都盼着下雨,只有我们害怕来雨,雨水送来的不是收成,而是洪水和沙子。”因土地沙化严重,加之哈林山的地势,当地只要一下大雨,山洪随之暴发。

  “那时候我们没有固定的住所,风沙和山洪前进一亩,我们就得后退一亩。”同样选择留下的哈斯础鲁回忆过往,不禁感叹。

  这场灾难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没人说得清。故土难离,这24户农牧民还是决定和风沙进行一场鏖战。

  从此之后,哈林山脚下多了24户躬身战风斗沙的身影。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想方设法保住耕地,保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我们20余人没日没夜干了半个多月,在山上用铁锹挖了2000多个坑,将撸下的锦鸡儿籽一点点种进坑里。”谈及第一片希望林,陈金海记忆犹新,最初没有钱买树苗,他们就徒手撸籽。“不怕成活率低,只要种就有希望。”

  “山高坡陡,普通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我们只能靠人力一点点担水上山。”据当地农牧民陈长岁回忆,从1999年到2023年,他们始终依靠人工担水的方法给树浇水。“一人一次能担两桶水,一年下来每人要担300多桶水。”

  “我们每隔3至5天来一次,适合种树的季节就种树,该浇水的时候我们就来浇水,年年月月如此。每年最少能种5000棵树。”陈金海说,过去这里连年的风沙、山洪,现在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发生过了。“下雨我们也不再那么害怕了。”

图为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杜尔基镇亚门毛杜嘎查沙地治理区域景观。包艺鹏摄

  经过20余载与风沙较量,当年的青壮年如今都变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最早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是参天大树,他们常年奔波的哈林山峁间,现在已是满目苍翠。

  今年春天,科右中旗拉开全年防沙治沙、国土绿化序幕,老人们也集合起来参与其中。当看见一架架无人机穿梭在山间运苗,阶梯式提水蓄水池实现连续泵送,他们欣喜之余满是感恩。

  昔日赤地风沙,如今绿意铺陈。1998年以来,他们植树拦泥沙,造林保水土,在亚门毛杜嘎查、黑山脚下种下近2万亩184余万棵树。当年的24户农牧民,如今已发展为36户。走在山间,种树的不只是当年的那群老人,还有他们的孩子和孙子。

  “看这几支随风摆动的小树苗,那是我孙子在春天种下的,他今年21岁。”哈斯础鲁欣慰地笑道。(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