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1:59:39 来源: sp20241206
张新科在研读《史记》相关书籍。 本报记者 张丹华摄
青年时的张新科。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张新科:1959年8月生,陕西眉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负责人,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大学时代起,张新科就将研究《史记》作为自己的学术目标。40余年来,他持续读《史记》、讲《史记》、研究《史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学术著作20余种。
清晨的阳光洒进窗棂,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学院会议室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张新科教授,正在汇报项目开展10年来取得的成果。随后,30余位《史记》研究学者各抒己见、深入研讨……
十年磨一剑,课题组立足“大文学史”的学术理念,全面系统地对古今中外《史记》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编纂出版《中外书目著录〈史记〉文献通览》《中外书目著录〈史记〉文献通览续编》2部著作,整理出版《史记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发表《史记与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等论文144篇,并建设“史记研究数据库”网站,最终成果总字数达1365.8万余字。
“从当年的小伙子,到现在步入老年,我这辈子就研究《史记》了……”年逾花甲的张新科鬓发尽白、面容清癯,双眸仍如少年般清澈。
“早上一起来,就能去校门口对着麦地大声读书,这节省了不少时间”
太白山下,渭河之滨,陕西眉县,城东的张载祠古柏苍翠、瓦殿肃穆,年少时的张新科曾流连其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数次的沉吟默诵,这4句话,他早已牢记于心……
“有一类被叫作‘先生’的人, 以他们极高的学术造诣和道德水平流芳于世。”教初中语文的李老师为张新科种下了一颗读书成才的种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读小学的张新科,住得离学校很远,经常清晨刚刚鸡叫,他就得出发去上学。即便如此,也得天亮了才能走到学校。离家远的孩子有时会“住校”,就是把教室的桌子往前集中,在教室后面打个草铺,一床被褥,和衣而睡……
一天早晨,李老师看到刚在教室睡醒的张新科,便问他:“没回家啊,在这能睡好吗?”张新科憨厚一笑,答道:“能啊!早上一起来,就能去校门口对着麦地大声读书,这节省了不少时间。”
日复一日,学校里、田地间,都留下了张新科苦读的身影。1979年,张新科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我们内心充满了抱负。”刚进大学,张新科就去图书馆寻找《张子全书》,看完之后在宿舍直呼:“做人就要像张载一样!”
大学图书馆卷帙浩繁,张新科废寝忘食地读书,直到读了《史记》,他大受震撼、沉浸其中:司马迁在逆境之中的坚韧品格深深触动了他。张新科开始翻阅大量书籍资料,研究《史记》,还常常请教中文系的老师……了解得越深入,张新科越钟爱《史记》!
“下了火车,就赶紧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
4年后,张新科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王守民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王守民对学生们说:“既然要研究司马迁,就要像司马迁一样,与天下学者贤士相交游。”于是,张新科和同窗们踏上了访学之旅……
为了省钱,他们经常买夜里的火车票,买不到坐票,就在座位下面铺张报纸,躺着眯一会儿。“下了火车,就赶紧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张新科回忆,他经常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忘记了吃饭,直到闭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张新科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1990年,张新科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学术生涯的第一部专著《史记研究史略》,获得学术界很高的评价,被认为“填补了史记学的一项研究空白”。1995年,36岁的他又一次走进考场,考取了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的博士生,后来又到四川大学跟着文献学家项楚做博士后研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史记》的研究并未走在国际学术界前列。“当时一些学者想成立司马迁研究会,想尽快把《史记》研究水平提上去。”张新科说。
张新科一直跟着老师们为成立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而奔波。1991年,研究会成立后,大家决定倾尽全力出一部《史记研究集成》。从1992年策划启动到2020年《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正式出版,字数达560余万字,成为《史记》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才能有所收获”
来到张新科的工作室,学生们看到的画面常常是张新科站在书柜前翻书的样子。每次离开工作室,也总能看到他走到书架前的身影。
“王守民先生讲《左传》时,把这部大书分门别类,将内容做成资料卡片,后来我也这样要求学生。”张新科说。年复一年,这些留存至今的资料卡片、满是批注的书本、重逾百斤的稿纸,既是构筑他学术世界的一砖一瓦,也见证了他培育学生的辛勤付出。
几十年来,张新科教过很多本科生,培养了32位博士生、102位硕士生;先后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出版10余部专著,主编20余种学术著作。《〈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被列入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及“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史记〉与中国文学》等书以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张新科和同仁们的努力下,中国的《史记》研究,终于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近几年,因积劳成疾,张新科做了多次大手术;可但凡有一点儿精力,他都要规划和推进《史记》研究课题。每周和团队成员线上研讨时,他对病情只字不提;大家收到来自张新科的讯息,全是关于学术、文稿和项目。住院治疗期间,他的床头还摆放着厚厚的《史记》研究书籍和资料。学生去看望他时,他常斜倚在病床上,借着下午柔和的光线,慢慢翻看资料,与他们交流学术课题……
团队成员得知张新科瞒着他们做了几次大手术,不禁感到心痛、难过。留校任教的学生刘彦青得知老师做手术,想要去陪护,却被他赶了回来。张新科说:“生病是我自己的事,大家不要因为我的病情耽误研究进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及其意义”就是在他化疗过程中结项的。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回顾半生,张新科将自叙集取名《为山集》。他说,以山为喻,强调恒心,强调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才能有所收获。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我都要把《史记》研究坚持下去。”
记者手记
做学问要惜时如金
经历了疾病的折磨,张新科鬓发尽白,体重降了30斤;现在的他,与曾经身体健硕的他判若两人,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一股坚毅。同事和学生都说,张老师就是这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心心念念的始终是一辈子执着的《史记》研究。他常念叨,“做学问要惜时如金,要踏踏实实,要坐得住冷板凳。”
当张新科拿起《〈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细细翻阅、慢慢思索时,他忘记了病痛,沉浸在《史记》研究的快乐之中……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2日 11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