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路径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2-28 02:54:22 来源: sp20241228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这为我们抢抓机遇、找准路径、靶向施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助于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动。

  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有效带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要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促进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和部门加速成长,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机遇,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力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我国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要提高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让传统产业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等一批未来产业,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来谋篇布局,又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地区需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要素禀赋等发展实际,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科技创新资源、基础设施状况等,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统筹配置。同时,推动产业在区域之间有序转移,构建区域分工协作体系,优化新质生产力空间布局。

  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要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提升要素供需匹配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重大科技项目集聚,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要进一步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推动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充分释放人力资源潜能,使人才要素与其他要素更好组合在一起。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具有成本高、研发周期长、风险大、成果转化应用难的特点,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金融支持。应根据新质生产力特征与形成规律,推动金融资源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绿色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加大金融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需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要通过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逐步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鼓励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挥生力军作用,提升创新能力,探索新领域、新技术、新市场。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功能。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强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制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问题改革攻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布局重大科研任务和发展高质量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机结合。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与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经济日报 作者邓曲恒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