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造谣更简单谣言更“科学”?记者调查AI谣言乱象

发布时间:2024-11-24 21:17:31 来源: sp20241124

  本报记者 张守坤

  “有图有真相,这都是专家认证过的。”

  近日,天津市民李萌(化名)与母亲就一篇“科普文章”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母亲坚信文章中有视频、有图,还有各种所谓博士、医疗团队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可能是假的;李萌仔细辨别文章发现,文章为AI生成,平台也进行了辟谣,肯定是假的。

  这篇文章的内容与猫有关——有一名女生抱着猫玩,得了一种绝症叫“毛病”,后期整个人变得面目全非。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李萌母亲坚决反对她养猫,因为害怕她也患上“毛病”。李萌对此哭笑不得,“真希望我妈能少上点网”。

  被AI谣言坑骗的远不止李萌母亲。近期,多地公安机关发布了多起利用AI工具实施造谣的相关案件,如发布“西安突发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便利的AI工具大幅降低了造谣的制造成本,提升了谣言的数量级和传播力。AI造谣呈现出门槛低、批量化、识别难等特点,亟待加强监管,斩断背后利益链条。

  用AI编造不实消息

  传播迅速多人受骗

  6月20日,上海警方发布通报,两名品牌营销人员为蹭热度,编造了“中山公园地铁站捅人”等不实信息,相关人员已被警方行政拘留。通报中,有个细节引人注意:一名造假者使用AI软件生成视频技术,编造了地铁行凶的虚假视频等不实信息。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利用AI造谣现象频发,且传播速度极快,一些谣言造成不小的社会恐慌和危害。

  去年,在上海一女童走失事件中,一团伙以“标题党”“震惊体”方式,恶意编造炒作“女孩父亲系继父”“女孩被带往温州”等谣言。该团伙利用AI工具等生成谣言内容,通过114个账号矩阵,在6天内发布268篇文章,多篇文章点击量超过100万次。

  公安部网安局近期公布一起案例。2023年12月以来,一条“西安市鄠邑区地下涌出热水”的信息频繁在网络上传播,出现如“地下出热水是因为发生了地震”“是因为地下热管道破裂”等谣言。经查,相关谣言是通过AI洗稿方式生成的。

  近日,“济南一高层住宅楼起火,多人跳楼逃生”“晨练大爷在济南英雄山附近发现坟中活人”……这些离谱的“重磅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大量关注。济南市委网信办第一时间通过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进行辟谣,但还是有不少人被“有图有真相”的表象迷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两年的AI谣言中,经济与企业类谣言占比最高,达43.71%;近一年来,经济与企业类AI谣言量增速高达99.91%,其中餐饮外卖、快递配送等行业更是AI谣言重灾区。

  那么,利用AI制造一篇假新闻究竟有多简单?

  记者用市面上流行的多款人工智能软件测试发现,只要给出关键词,就能在几秒钟内立刻生成一篇“新闻报道”,包括事情详细经过、评论观点、后续做法等,只要加上时间地点,再配上图片和背景音乐,一篇以假乱真的新闻报道便制作完成。

  记者发现,很多AI生成的谣言中,都夹杂着“据报道”“相关部门正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措施进行抢修”“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等内容,在网上发布后人们往往难辨真伪。

  除了AI新闻,科普文章,图片、配音视频、换脸后模仿声音,这些都可以利用AI产生,在人工进行微调并融入一些真实的内容后,它们就会变得难以辨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曾持说,“生成式AI”的拼接本质和谣言有很强的亲近性,二者都属于“无中生有”——创造看起来真实合理的信息。AI让造谣更加简单和“科学”了,AI根据热点事件总结规律、拼接情节,很快就能制作出符合人们“期待”的谣言,传播更加迅速。

  “网络平台可以用AI技术反向对图像和视频的拼接进行检测,但很难对内容进行审查。当下人们并没有能力完全拦截谣言,更何况有许多未经证实或无法证实、模棱两可的信息。”曾持说。

  为获流量牟利造假

  涉嫌构成多种罪名

  有些AI软件的“造谣效率”非常惊人。比如,出现了“一天能生成19万篇文章”的造假软件。

  据查获该软件的西安警方介绍,警方提取了该软件7天保存的文章,发现总量超过100万篇,涉及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账号的使用者有组织地将这些“新闻”发布到相关平台,再利用平台的流量奖励制度等获利。目前,该案涉及的账号已被平台查封,有关软件和服务器也被关闭,警方还在对案件进行深挖。

  在多起AI造谣事件背后,造谣者的动机主要源于引流和借此牟利。

  “用AI批量生产爆款文案,突然你就变有钱了”“让AI帮我写推广文,1分钟搞定3篇”“图文创作,AI自动写文章,单号轻松日产500+,可多号操作,小白轻松上手”……记者检索发现,很多社交平台上都有类似“致富”文章流传,评论区还有不少博主在推送。

  今年2月,上海公安机关发现,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出现了某艺人“命运多舛、含恨离世”等短视频,引发大量点赞和转发。

  经查,该视频内容系伪造。视频发布者到案后交代,他在某电商平台上经营一家土特产网店。由于销量不佳,他便通过编造夺人眼球的虚假新闻给网店账号吸引流量。他不会视频剪辑,便利用AI技术生成文本和视频。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强告诉记者,利用AI编造网络谣言,尤其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可能涉嫌刑法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如果影响到个人或企业的名誉,可能涉嫌刑法诽谤罪和损害商业信誉、商业名誉罪。如果影响到股票证券、期货交易,扰乱交易市场,可能涉嫌刑法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持续完善辟谣机制

  明确标注合成内容

  为治理AI造假乱象,深化网络生态治理,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平台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

  早在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就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

  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加强信息来源标注展示。使用AI等技术生成信息的,必须明确标注系技术生成。发布含有虚构、演绎等内容的,必须明确加注虚构标签。

  针对疑似使用AI技术的内容,一些平台会在下方贴上“内容疑似AI生成,请谨慎甄别”的提示,并对包含虚构、演绎等环节的内容,明确加注虚构标签,对违规账号采取“封号”等举措。部分大模型开发者也表示,会通过后台设置的方式,对通过大模型生成的内容打上水印,告知用户。

  在张强看来,人们对于生成式AI还没有足够的了解,也缺乏应对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媒体提醒人们注意甄别AI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需要在执法层面加大响应力度,对于通过AI造谣、诈骗等行为及时予以查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辟谣机制,一旦某一条信息被甄别为谣言,要立刻进行标注,并且向浏览过该谣言的用户再次推送,进行辟谣提示,以免该谣言进一步传播,造成更大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主观上可能并无造谣意识,只是将AI合成内容发布在网络上,结果被大量转发,让不少人相信,从而产生危害。

  对此,曾持认为,一个最简单的防范方式就是通过有关部门或平台制定规定,必须在所有AI合成内容中都标明“此图片/视频为AI合成”。(法治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