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城市化:民间文艺的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4-11-22 17:58:28 来源: sp20241122

原标题:网络化城市化:民间文艺的新机遇

民间文艺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反映了农耕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在传统农耕社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保持着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近代以来,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涌入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民间文艺生存的土壤。不少人对民间文艺的未来感到悲观,认为其失去了传承的条件。

民间文艺中的“民间”,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地点,而是一个多维文化空间。与农耕社会生活相比,今天的生活空前丰富多彩,既为民间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也为民间文艺传播提供了丰富手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间文艺何去何从?笔者谨从“一虚一实”两个维度谈谈认识。

所谓“一虚”指网络空间。在传统观念中,民间文艺的生活属性体现在民众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上。进入网络时代,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造了一种虚拟生活空间。该空间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新民俗、新文化、新文艺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民间文艺”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手段,也是一种形态和业态。

民间文艺要想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获得新发展,必须借助网络手段,摸索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传承传播新路径。尤其在人人都掌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民间文艺更应顺势而为,借助自媒体全方位、全景式、全要素展示自身魅力,给民众带来更具网感的审美体验。同时,民间文艺创作应更注重个性化需求和精准化服务,并尝试进行“跨界”“混搭”创作。

所谓“一实”指城市空间。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大多数民间文艺类型都是在乡村的土壤中产生的,过去很多民间文艺的传承者、传播者也都是农民。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民间文艺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文艺在城市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恰恰相反,城市也有生活,而且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在文化上更加包容,这就为民间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民间文艺可以跟城市新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在延续自身特征的同时,表达当下的审美观念、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比如,“行歌坐月”是侗族青年男女的一种交往方式和恋爱方式,也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的一种婚恋民俗。在当地青年男女外出务工潮中,这种民俗一度沉寂。如今,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这一民俗发展成为供游客体验的文旅项目且深受欢迎。“行歌坐月”的这种进化能力充分说明,从传统生活中走来的民间文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走进现代生活、适应现代生活,甚至能成为现代流行风尚。

民间文艺也可以与城市文化相互渗透、借用、融合,共同创造、享用新的文化空间,并进一步从实用功能中抽离,进行更为纯粹的艺术创造。如今,春节期间很多城市都有庙会活动。民众逛庙会的目的已从单纯的吃喝玩乐升级为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在庙会上,民间文艺不仅与其他艺术形式、商业活动共同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空间,也分享了新的文化空间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舞龙舞狮、面人泥人、说书唱曲、民间小戏等民间文艺,在庙会上总有很多观众,民间艺人们凭借手艺,既获得了收入,也赢得了尊重。而在博物馆、图书馆、景区等地方,还有文创专区,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文创产品随处可见,一些传统手工艺的技法还吸引来不少学习者。这些民间文艺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创作环境都比过去好了很多,可以更专心地从事创作,能够有效提升民间文艺的艺术性、专业性。城市化还在进行,更大的文化空间等待着民间文艺从业者去开拓和创造。

从现实到网络,从乡村到城市,时代在变,“民间”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但作为人类生活和生命的表达,民间文艺的实质从未改变。民间文艺的从业者、爱好者、研究者,需要用发展的、动态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变”与“不变”。

(作者:楼一宸,系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干部)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