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专家:家校医社多方协同 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11-18 08:10:28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北京2月22日电 (曾玥)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1日在北京召开。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多发、低龄化的态势,多名咨询委员在会上表示,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需要家、校、医、社多方协同。

  家庭是预防、识别和早期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指出,家庭养育行为缺失、非理性家庭养育观念会直接导致学生行为与心理状况严重低幼化,进而造成学生社会适应不良,并为日后爆发心理问题埋下隐患。

  而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多、重视不够,以致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或其他心理问题的信号时不能及时识别和干预。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存有偏见,害怕被贴标签、被歧视,担心影响未来升学、就业,因此拒绝向专业人员求助或不配合治疗。

  对此,陆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公众应摆正对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态度,了解知识、消除恐惧,要像看待感冒发烧一样看待心理问题。“但有时候感冒发烧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险。”他以此为喻指出,当心理问题“伤筋动骨”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对病症进行评估、诊断、治疗。

  在学校,校园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直接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董奇指出,当下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科教学,缺少对学生心理基本需求的理解,缺乏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缺少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恰当关注和支持。

  “将‘以人为本’具体化为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是一所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盘。”深圳中学副校长王新红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核心需求包括胜任力、自主性、归属感,在课程设置、教育管理规则等学校日常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和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董奇建议,应提升教师心理健康育人能力,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完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体系,打造适合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资源,帮助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协同中有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方法。同时,应将心理健康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育人体系,更好地将心理健康监测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课堂和德育、体育、美育中舒适身心。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诊断和治疗,与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诊疗水平密切相关。

  会上,陆林指出,现阶段,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资源和服务能力不足,仍面临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床位数量严重不足、儿科医生的水平有待提高、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困境。

  陆林建议,应加强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三级儿童医院等建立国家及省级、地区儿童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中心,辐射带动地市、县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区域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筛查和诊治网,形成共同参与、相互转接的预防、诊疗、康复共同体。

  陆林强调,加快儿童精神心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应扩大儿童精神科医学生培养规模,健全医生认证体系,遴选一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示范基地和教培基地,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待遇和社会认可度,让更多优秀医学生愿意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

  除了家庭、学校和医疗卫生系统,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还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关注与理解。

  董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含义、成因、规律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科学理智的态度,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精神心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全社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

  据江苏·南京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上官金雪观察,在大众的认知中,吃好、穿好是把孩子带好的标准。她在一线心理服务工作中发现,拥有充足睡眠、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的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和适应性更强,更不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因此,如果大众能像保证孩子吃饱穿暖那样从小保证孩子睡够、动够、有社交,将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有力的防护网。”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是动态发展的连续体,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亚健康问题、障碍类问题会互相转化,不同心理疾病、学习困难、适应不良等问题经常伴随共患。

  由此,董奇建议,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问题学生,需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明确“家—校—医—社”协同机制、流程和相应规范文件,形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管理闭环。(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