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2:31:12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金融业正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是其中之一。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30日在北京提醒,要更加关注数字金融服务的均衡性,莫让中小微企业在数字转型大潮中被抛在后面。
“进入数字化时代,特别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以后,金融业除了面临技术性变革,更重要的是面临金融文化和经营理念变革。”杨凯生在当天举行的“第九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仪式上说,银行数字化需求已发生根本变化,产业、政务、生活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升级、转型,由此催生出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需求。
他特别提到,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当中,尤其需要注重对客户的帮助,更加关注数字金融服务的均衡性。
一方面,要注意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数字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受限于资源,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很容易与大型企业产生代际差距,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新问题。如何构建层次更丰富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现数字金融服务的普惠型,这是当下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注意弥合“C端”的数字鸿沟。不同年龄、地域、职业、收入的人群对于数字化发展成果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但不管数字金融怎么发展,不应成为部分人群获取金融服务的新障碍。让社会大众都能享受到更智慧、更便捷、更贴心的金融服务,是金融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和模式,以机制化的方式确定下来并推而广之,受到业界关注。
由新金融联盟主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已成功举办8届,先后评出80个优秀案例。回顾往届评选,从早期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到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加速融合的趋势有增无减。
30日在京启动的新一届评选将主要围绕研究攻关关键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体验、深化数据治理与应用、有效控制风险、合规经营与社会责任担当六大维度,评选出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案例。本届评委会由来自财政部以及有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的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组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表示,数字金融能够把科技和金融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成功模式,移动支付就是最好的例子。随着支付成本降低,以及通过数字技术缓解金融服务中的一些信息不对称,移动支付技术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普惠金融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又能为金融服务带来哪些改变?黄卓表示,过去几年,居民投资难问题凸显,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实现居民财富有效配置,为长尾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投资端难题;同时,引导这些资金转向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未来,数字员工、智能办公助手、智能风控、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