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要“多业共兴”

发布时间:2024-12-21 18:10:11 来源: sp20241221

日前,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传出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约2500亿元,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统筹解决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资源型地区是依托本地区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特殊类型区域。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资源型地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过,由于资源不可再生,有些资源型地区的矿产资源经过长时间开采已濒临枯竭,少数地区由矿兴城变为矿竭城衰。

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维护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并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各类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资源型地区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普遍覆盖,绿色宜居环境初步形成,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资源型地区转型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此次会议披露的内容看,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可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远离城市的独立工矿区,如果不具备发展二、三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条件,在资源枯竭后果断选择移民搬迁。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透露,“十四五”以来,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带动下,有关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16.8万户、56.5万人。

其次,打破单一产业结构,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推进新能源开发。据介绍,我国资源型地区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新发现一批潜力较大的矿产地,煤炭、黄金以及稀有稀散元素等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2年,近六成的地级资源型城市建成国家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基地。此外,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明显加快,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超过50%,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占全国四成。

再次,对于区位条件较好的资源型城市,要重视软硬件环境建设,抢抓发展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唐山市等15个资源型城市建立了综合保税区,辽宁省抚顺市等28个资源型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转型突破口,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资源型地区多元化产业体系已逐步建立。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加快推进从“一业独大”到“多业共兴”的转变,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