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汽车看“广东制造”如何跃升?|年中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24 13:49:36 来源: sp20241124

  这个夏天,跟天气一样热的,是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刚刚过去的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卷”翻了,从卷价格、卷配置、卷流量到卷老板,“拼杀”异常激烈。

  最近,比亚迪泰国工厂竣工、印尼新车交付、土耳其签约,广汽埃安泰国智能生态工厂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粤企在海外大动作频频。

  同时,各家车企陆续亮出半年成绩单,几家欢乐几家愁。榜单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各大车企的激烈角力,是各地汽车产业集群的合纵连横。在汽车这一体现制造综合实力的标志性领域中,各地与各国都在奋力角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广东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为100.49万辆,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占比全国达25.9%。

  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竞合中,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如何更进一步?“广东制造”怎样乘势而上?

  新能源汽车,并不只是车

  ——这是制造强国之间的“综合较量”

  在“卷”声一片的上半年,广东汽车企业依然拿出不俗的成绩。

  “卷王”比亚迪继续“攻城略地”,稳居国产品牌首位,大卖超160万辆,同比增长28.46%;而“不造车”的华为凭借强大智驾技术体系,与国内多家车企“联姻”,其鸿蒙智行上半年累计交付19.42万辆,登顶中国新势力品牌上半年销量第一。

  另一龙头广汽集团,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不过出口表现抢眼,上半年累计出口汽车6.8万辆,同比增长190.2%。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汽车出口总体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的特征,乘用车累计出口224.7万辆,同比增长33%。

  但中国汽车出口高歌猛进的势头,近期接连遭海外阻力,美欧对华大幅提高电动汽车关税,中国车企到了不得不寻找出海新方向和新方式的关口。

  “欧美的恐慌,是因为忌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竞争力,既是出于保护自身汽车产业,也是意图以此遏制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说。

  事实上,汽车制造业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集成面广、产业牵涉面宽、就业带动面大,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试金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选择“市场换技术”,与外资汽车品牌合资经营,这帮助中国建立起工业制造体系,但关键核心技术层面,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真正的转机出现在选择向电动汽车转型之后,中国逐渐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赛道上蹚出一条路来。

  2023年是具有转折性的关键一年:中国汽车品牌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三;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从世界发展经验来看,汽车产业几乎是制造强国的“标配”。制造强国美德日韩,无不如此。汽车产业的比拼、角力,可以说是制造强国之间的“综合较量”。

  近年来,广东依托深厚的传统汽车工业基础以及超前布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实现狂飙突进:2023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3.18万辆,相比2022年产量基本实现翻番,占比全国从18.4%提升至26.8%。

  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看来,第一汽车大省广东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更进一步,基本已经站到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头部位置。拥有十三万亿元经济体量的制造大省,在汽车等现代产业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

  新能源汽车,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的汽车梦想,也将承载着广东制造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各地。

  两大万亿产业擦出火花

  ——广东新能源汽车制造崛起的密码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何如此能“打”?

  经过四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广东正从“世界工厂”向制造强省迈进。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及广东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营商环境,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浮出水面。

  1995年,王传福辞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工作,在深圳布吉镇的一座厂房里,开启了比亚迪的故事。“没有广东及深圳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比亚迪的今天。”王传福的感叹也道出了其心声。

  如今,一条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正沿珠江两岸铺排开,并辐射至广东全省。以广深双核为引领,肇庆、东莞、中山、惠州等为支撑点,广东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整车生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其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等环节。2022年,广东汽车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成为广东第八个万亿级产业。

  “广东汽车品牌之所以能在激烈厮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不断巩固地位,其关键是本土产业集聚优势、相关产业链高度耦合,特别是汽车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两大核心产业的紧密互动和深度融合。”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从上世纪末开始,三大日系汽车相继落户广州,不仅让广州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城”,也带动了上千家上下游零部件企业在广东扎根集聚。随着广汽、比亚迪、小鹏等本土整车企业的成长壮大,本地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孕育完善。

  与此同时,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迅速腾飞,深莞惠崛起成为全球ICT产业链的重要区域。当汽车产业转向电动化、智能化,两大万亿级产业汇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起势腾飞提供强大支撑。

  华为与广东本土整车企业正擦出火花: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广汽传祺宣布,开启传祺华为联合创“新”计划,重点围绕智能底盘、智能人机交互等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研发。

  华为在广州的布局更令人期待——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一期)项目即将竣工,预计今年9月整体交付。该项目计划从事智能汽车、云计算及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意在加速ICT在广州各产业的应用,推动形成千亿级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集群。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深度演进,中美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竞逐与博弈也愈发激烈。郑江淮认为,中国应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快速产业化能力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大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而以智能化为“下半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是其中关键胜负手。

  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已经在开展。6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9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广东占据两个名额。随后发布的《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引领全球。”这是众多外资汽车巨头的共同看法。去年以来,外资品牌纷纷选择与国内车企合作,大众入股小鹏合作开发新车型,广汽丰田联手华为、腾讯打造智能座舱……中国技术正实现“反向输出”。

  “通过推动跨行业融合来形成全新优势,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这将有助于广东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称。

  征途漫漫,亦是星辰大海

  ——“广东制造”积极拥抱世界

  在印度尼西亚为新车交付剪彩,在泰国见证工厂竣工,在土耳其签约投建新产能,短短10天内,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身影出现在三个国家。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的“环球之旅”也非常密集,今年他接连调研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埃及等国家,境外出差成了他的日常。

  出海,是中国车企的“必修课”。从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积极投身海外市场均是必经之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积极拓展国际合作,这不仅是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在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贡献。”郑江淮认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进交通方面的低碳减排可操作性比较强,但它们的汽车工业基础通常比较薄弱,而选择与中国合作则是比较好的选择。

  但出海之路注定不是坦途。今年以来,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土耳其也很快跟进。这对中国汽车产业提出重大考验。

  “中国汽车企业要加强在海外的布局,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配套体系和品牌中心,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而不单单是当成销售市场。”郑江淮说。

  在这其中,广东新能源汽车品牌有望实现突围。得益于对外开放早、经济外向度高,粤企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较为丰富。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已经遍布8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00个城市,并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多个海外地区投资建厂。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车企之间的携手合作极为关键。正如冯兴亚所提醒的,应促进产业国际合作、统筹出口共性课题、优化出口监管机制、加强资讯及运力建设,多举措护航中国汽车高质量出海。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较为复杂多变,逆全球化趋势暗流涌动。广东汽车产业的出海实践,无疑将为广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合作,提供有益探索。

  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蝴蝶效应还远不止于此。

  广东正在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迭代升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牵引性强、技术带动面广,这也将大大助推广东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郑江淮认为,顺应发展潮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加以合理引导;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坚持开放合作,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广东、中国成功培育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诀窍,这也是贡献给全世界的产业发展案例。

  【编者按】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多措并举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我省经济保持稳健运行。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年中经济观察”系列报道,反映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制造业当家、“五外联动”、海洋强省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等重点领域呈现出的积极变化。

  【采写】南方+记者 黄应来 魏泓泉 王彪 郭小戈

  【设计】陈丽诗

  【策划】王溪勇

  【统筹】吴哲 黄应来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