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8:04:12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社纽约12月22日电 2023年,美国经历了几十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的罢工潮,包括影视、制造、医疗、教育、零售、酒店、媒体在内的多个行业都爆发大规模罢工。截至12月中旬,全美超过50万人参与罢工,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当地时间7月14日,华纳兄弟、迪士尼等美国影视娱乐产业巨头总部门前,罢工者手举标语牌游行示威。中新社记者 张朔 摄
持续蔓延的罢工潮给美国经济造成冲击,并引发连锁反应。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AW)的罢工行动,让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货运公司甚至航空公司都感到压力,并直接造成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按年率计算减少0.2%。
美国此轮罢工潮的导火索是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各行业的罢工诉求主要集中在提高收入、改善待遇和保障就业。广泛性的罢工将推动薪资成本上行,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带来裁员效应并进一步推高商品定价。此外,人们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加强。这些或将对未来经济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大规模罢工
今年以来,美国的罢工活动愈发频繁。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数据库显示,截至12月中旬,美国年内已发生约400次罢工。其中,大部分罢工发生在局部地区,不少行业罢工规模空前。此外,一些潜在的罢工威胁,让业内沸沸扬扬。
5月初开始的美国编剧协会(WGA)罢工持续了148天,虽未打破该工会在1988年创下的持续154天最长罢工纪录,但参与罢工的编剧人数已较彼时大幅增加。7月开始的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AG-AFTRA)罢工持续了118天,打破了这个拥有16万会员的好莱坞工会的最长罢工纪录。这也是63年来美国演员和编剧首次联合大罢工。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派拉蒙影业公司门前,人们高举“罢工”标语牌游行示威。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7月,代表34万名美国联合包裹(UPS)工人的工会组织——国际卡车司机兄弟会在五年期合同即将到期之际威胁罢工。若此次罢工成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一雇主罢工。最终,快递巨头UPS与工会达成协议,提前避免罢工发生。
9月中旬,UAW宣布针对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母公司斯特兰蒂斯的罢工。由于初期谈判进展不顺,参与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在罢工持续六周后,随着UAW与三大车企达成协议,此次罢工暂告结束。
10月4日,由于劳资双方未能就新合同达成一致,美国最大私营医疗机构美国凯撒医疗集团工会联盟的7.5万余名医护人员举行罢工。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罢工行动。后来,凯撒医疗集团与工会联盟达成协议,罢工结束。
无论是医护人员要求增加人员配备并杜绝强制性加班,还是WGA要求限制人工智能撰写或改写剧本,本轮罢工潮各行业的诉求不仅仅是提高收入。在劳方议价能力提升的大环境里,工会所代表的工人不仅在收入上得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更得到了长远的待遇改善和就业保障。
博弈的背后
2023年,美国参与罢工的人数创本世纪新高。《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受劳工短缺加剧、企业利润飙升、工作条件恶化、物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刺激,人们不满甚至怨愤几十年来薪资福利停滞不前等现状,进而对工会表现出极大支持。
根据民意调查机构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美国人今年对工会组织的支持率达到67%,为连续第五年超过62%的长期平均水平。人们对美国工会组织未来将变得更强大的看法认同出现前所未有的上升,今年有34%的美国人相信这一点,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9%。
当地时间7月14日上午,华纳兄弟、迪士尼等美国影视娱乐产业巨头总部门前,有成百上千的人高举“罢工”标语牌游行示威。中新社记者 张朔 摄
近年来,不少行业的工会组织选出新一代领导者,包括UAW主席肖恩·费恩(Shawn Fain)、WGA首席谈判代表艾伦·斯塔茨曼(Ellen Stutzman)以及SAG-AFTRA主席弗兰·德莱斯切尔(Fran Drescher)等,他们是劳资博弈里的工人领袖。媒体称,这些领导者更明智、更激进,善于运用公众、媒体、政府代表等多渠道让雇主面对棘手的谈判条件。
在谈判过程中,新一代工会领导者十分注重策略。比如,WGA将谈判焦点集中在最大、最赚钱的流媒体公司奈飞(Netflix)和华特迪士尼上,而UAW则首先瞄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它们的“摇钱树”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厂等。
在此前的UAW罢工中,美国总统拜登亲赴密歇根州参加底特律汽车工人的罢工集会以示支持,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紧随其后在集会现场发表讲话,双方均试图在“摇摆州”争取选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本轮罢工潮里的工会组织带来的影响不只是经济方面。
事实上,各行业工会组织深知可利用这种影响进行博弈。以保障劳工权益为代表的大型工会近年来力求获得更多政治影响力。如果罢工潮持续蔓延,一直被压制的工会组织或许会在未来美国政治中受到更多关注。
(责编:张泰运、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