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23:54:47 来源: sp20241215
“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在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和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吴岩、王光彦出席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怀进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学校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达到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有学上”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新时代以来,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了超过1亿的毕业生,表现出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深入,教育领域深入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通过“双减”推动基础教育生态发生重大变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更加彰显,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面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万个海外用户提供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目前有本科高校1308所,本科专业包括12个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全国本科专业布点数有6.2万个。12年来,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
“我们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今年,我们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是空前的。”吴岩表示,下一步,将会按照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的要求,在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配度、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等三个适配度上下功夫。
新学期伊始,一些地区将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增加到了15分钟。王嘉毅表示,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方面,教育部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特别是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进一步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关键环节,要让“健康第一”落细落地,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保证每天两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持续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王光彦表示,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研判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在资源配置上坚持新建和挖潜并重,统筹考虑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波峰前压力较大和波峰后的相对缓解。适当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引导支持地方统筹优化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在教育基础薄弱县、人口集中流入地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办好综合高中,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处于稳步提高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达到60%以上。根据预测,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在2032年之前将持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学位需求还将持续扩大,要通过现有高校改扩建挖潜扩容和新设置高校等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同时,还要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拓展办学空间,适度新建若干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持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更好地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记者 靳晓燕)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