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1:07:44 来源: sp20241124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共青团要在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发展、帮助青年成长上下功夫,要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共青团的使命任务,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提质增效的内在必然,是高校团干部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是学生社会化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学校“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深入推进团干部联系团支部“111”行动,即校院两级团干部每周参加一次团支部活动、与一位团支部书记谈心谈话,切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广度、深度、粘度,真正做到了“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团干部就延伸到哪里”。
联系基层有广度,让组织青年更有力
学校共青团工作坚定不移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把有效覆盖青年作为工作着力点,创新构建纵横交织、线上线下、广泛覆盖的组织体系,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
“规定+自选”,打好联系青年“组合拳”。学校印发《团干部联系团支部“111”行动方案》,下发《基层团支部交流纪实手册》。各院部通过制定“三维三层三阶”式团干部联系基层团支部工作路线图,开展“我请支书来做客”等措施,扎根基层一线、瞄准青年需求,从而化解急难愁盼问题。半年来,47名团干部共联系青年1万余人次,参与团支部活动1200余场。
“线上+线下”,架好沟通交流“连心桥”。学校团委开设“团团信箱”“团团来调研”等线上青年权益需求征集工作,收集问卷2万余份,让青年发声有渠道,做到“第一时间问需”。依托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开展“团团会客厅”等线下交流百余场,解决青年关切问题900余个,让反馈事项有着落,做到“第一现场回应”。
“链条+标签”,画好答疑解惑“路线图”。基于“问题、措施、目标、反馈”四个环节,制定团干部谈话“三明确三了解”方案,即明确对象、目的、内容,了解思想动态、学期计划、发展方向,打造链条式谈心谈话模式。团干部根据问题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标签化分类,进而对青年进行分层级的精准辅导,不给问题留死角、不给青年留误会。
汇聚合力有深度,让服务青年更有为
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学校团委把精准引领青年作为工作发力点,深化协同育人,将工作对象变成工作力量,汇聚服务青年合力,争取源源不断的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练好内功,变“事务型”为“专家型”。学校团委从学校处级干部中为团干部选聘“职业发展导师”,常态化开展团委书记能力素养提升培训,助力团干部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建立10个维度的青马骨干班培养方案,分层分类分模块提升学生团干部“内功”,组织团干部在重大任务前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巧借外力,变“单打独斗”为“集团军作战”。持续打造青年工作品牌“荟萃夜校”,突出“时代性、针对性、青年味”课堂特色和“小规模、高频次、广覆盖”授课方式,涵养具备互动性、沉浸式的思政课堂。依托“导学思政月”“师生下午茶”等平台,丰富思想引领师资库,让党政领导、教师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时刻瞄准青年需求。
榜样示范,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实施党班团一体化建设立项,推进党团支部共建、党员团员结对,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促。选树青春榜样,组建“青春领航宣讲团”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宣讲,用“青言青语”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和担当。
创新形式有粘度,让引领青年更有味
学校团委始终把走近青年作为工作落脚点,突出成长导向,增强青年味,推动思想引领从“亮眼”到“润心”,努力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从“一方约谈”到“双向奔赴”,让联系青年更具“互动性”。为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学生团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学校团委通过主动报名、预约参会等形式邀请52名团干部、团员参与“团团工作体验坊”,通过实践体验感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
从“参与出席”到“指导引领”,让团日活动更具“教育性”。学校团委突出主题团日活动的政治引领作用,每月月初统一要求,月末评选优秀团日活动,并形成案例集。院部团委在关键节点重点策划深化育人成效,先后与人大、北科大等高校联学联建,创新开展“有爱市集”“荟萃青年说”等活动。
从“校内自育”到“校外联建”,让思想引领更具“实践性”。依托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推动团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小柚子来报到”实践品牌,形成126个示范服务项目。通过与中建一局、山东能源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融合,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铸牢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挺膺担当。
作者季林海,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书记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