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投”到“深投” 外资为何选择“长线看好”大湾区?

发布时间:2024-11-24 00:45:28 来源: sp20241124

  134届广交会落幕时隔不到一周,全球客商再会花城广州。

  11月8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举行不到一年时间里,粤港澳三地再次以“湾区之名”共同向全球发出邀请。

  再赴湾区之约,外商热情依然不减:大会吸引了超过120家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境外企业报名参会,一大批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积极响应,达成投资贸易项目859个、总金额超2.24万亿元。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并向世界发出到中国来、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来的热情邀约。

  今天,大批优质外资企业奔赴湾区,足见“湾”有引力所言非虚。而连续两年“万亿”级的投资总额背后,大批投资项目更集中在回报期长、需要长线“投资”的新兴领域。在外资高额投资、步履坚定选择大湾区之外,大批优质外资企业又为何更愿意长期“深投”大湾区?

  外资稳:无限商机成就外资“区”动力

  大会未开,商机先至。

  就在大会召开前一天,16家美资企业就已经先期抵达大湾区,并与湾区企业召开广东—北美清洁技术产业对接会。着眼中国“双碳”远大前景,中美企业家们围绕聚焦碳中和、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业务与中国企业进行热烈讨论。

  “未开先热”。外资企业、全球头部客商一次次不远万里的奔赴,既是大湾区的强大吸引力使然,更有着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敏锐判断:在当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攀升、全球经济总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之下,并非“环球同此凉热”——粤港澳大湾区在逆势中依然步履稳定,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

  从大会上刚刚披露的数据可见一斑: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吸收外资192.5亿美元,来自发达国家外资增长84.4%,其中来自欧洲的投资增长1.5倍,美国的投资增长15.7%,新加坡的投资增长38.9%。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优越的营商环境以及迸发的创新活力,仍然吸引外国企业坚定投出一次次更新、更深的合作“信任票”。

  湾区商潮,业已成势。刚刚过去的第134届广交会交出的成绩单中,境外参展商就为此增添了生动一笔:在本届广交会上,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

  而早于数年前就开始深耕广东的外商重大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则已经收获了坚持“长期主义”的利好: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明年12月基本投产,一期项目预计可以达到390亿元,企业计划一期项目竣工投产的同时也迅速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到2030年预计投资总额将高达100亿欧元,建成后的湛江一体化基地将主要包括一个可年产100万吨乙烯的蒸汽裂解装置,以及多个面向消费市场的下游产品生产装置,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青睐和信心,同样源于大湾区厚实的产业“家底”带来的底气。目前,仅以“制造业当家”的广东就已经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此次赴粤参会的美中清洁技术中心总裁安锋的一番话更道出了来大湾区开展长期合作背后的深意:“大湾区的产业链非常强,广东是中国对外开放及国际合作的典范地区,在零碳发展和清洁技术方面极为领先。我们迫切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国企业发掘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以及寻找新的商机。”

  措施实:细节变化折射广东投资“底色”

  “来广东最重要的就是有钱赚。”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推介环节的一句“实在话”,引起了不少外商共鸣。

  事实上,本次大会从会议材料准备上就体现出务实、简约之风。往年厚厚一摞的各类解读材料,如今浓缩成一本薄薄的“政策汇编”手册。

  简约并非简单。取代纷繁复杂的政策条文,所有相关的大湾区外商利好政策被精心简化为流程图收录在汇编手册,一目了然,亮点突出。

  这种“简约风”自然也吹进会场内:今年广东各厅局、地市推介时间进一步缩短,与此同时亮点也更加突出。不少职能部门将更多时间放在精心解读、说透其中一项政策上。简明扼要、生动描述背后,颇能体现大湾区人务实而讲求实效的作风。

  这种务实,体现在过去一年广东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中:“外资17条”强调支持外商投资新开放领域、加大重大平台开放力度,突出投资环境、优质平台和市场要素的吸引力,高质量吸引外资;《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为外资企业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提供更多机遇;《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外商投资新开放领域......

  这种务实,还体现在对外资项目落地的“变现能力”上:回顾总结去年全球招商大会上签约814个投资项目。截至10月底,已开工638个,开工率78.38%,共完成投资4133.81亿元,完成进度为21.53%。今年以来,广东建立项目“周调度”推进机制,以周为单位跟进将外资项目,让每一个外资项目引得进,留得住,一笔一画将“蓝图”转化为“施工图”。

  布新局、谋新篇,外商们矢志不渝的选择,正是源于对广东、对大湾区发展的坚定信心所在。嘉士伯集团首席执行官雅各布介绍,该公司早在1995年就在惠州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对于大湾区,他坚定表示:“我们将继续在这里投资!”

  合作深:静水流深坚定“长期投资”

  “通过澳门和横琴联动合作新模式,能够体现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达到成果共享的效果。”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余雨生第二次参与投资推介环节。和上一次一样,他将澳门放在大湾区整体坐标中,向外商推介澳门的区位优势;又与上次不同,对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如何联动发展有了更多、更详细的展望。

  这种大湾区城市间“互相推荐”的现象并不鲜见。如今,大湾区城市投向汇聚更多要素、更多便利的“湾区大市场”进行全局谋划,把一城一区的特点,聚集成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已经成为共识。

  就在今年5月,广东省发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湾区建设要向纵深推进。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正是题中之义。

  静水深流。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这样的“硬联通”,到逐渐现实“跨境办公”“港车北上”等“软联通”,大湾区善用“两制之异”,发挥“一国之利”,点滴突破汇聚成为大湾区综合实力。不少外商正是看中了大湾区和而不同的多元优势,选择因地制宜在广东、在大湾区广泛、深入布局。以“湾区知名”向全球招商,“湾”有引力更加响亮。

  这种“深”意同样折射在大湾区对外资合作选择上。纵观今年大会上大湾区引进投资的859个投资贸易项目,集中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等)、新能源设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广东积极引进外资参与,大力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释放开放强音的背后,更有深远的发展期待。

  看数据,瞻大势。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一方面说明外商外贸对广东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当下,这样更折射了“外资”两字在广东高质量发展大剧中沉甸甸的重量。更呼唤高质量外资长期“深投”大湾区、引进高质量外资已经势在必行。“制造业招商和总部招商是广东今年两大招商重点。”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今年的力度更加强化,重点更加聚焦。

  大会举办当天,刚好是立冬时节,在中国传统节气当中,立冬意味着一年当中正式进入寒冷冬季。然而会场中外客商人头攒动,交流热烈,场外多个外资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拔节向上、深耕投资沃土,“暖意”涌动会场内外。

  正如大会主题所言:投资大湾区,共创美好未来。从广交会到全球招商大会,从出口到进口,大湾区大会不断,“会”聚的是人气,折射的是对大湾区、对中国的长期信心。(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林丽丽 戴威)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