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文旅热带动各民族文化鲜活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15 08:36:39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北京3月6日电 (李晗雪 张杨彬)今年元旦前后,11位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尔滨”的新闻火爆全网。“南北互动话题持续升温,串联起南北各民族的特色文旅资源,是一次富有深意的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评点道。

  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一年多来,随着旅游业回温,旅游促“三交”的效应更见明显,各族游客在彼此探访中大开眼界也收获感动。

1月4日,第25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的冰雕吸引游客观看。(资料图) 赵宇航 摄

  这个冬天,哈尔滨为南方游客掏出了不少压箱底的“花活儿”,例如请来鄂伦春族民众着民族服饰、手牵驯鹿在中央大街巡游,惊艳游客。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主任代喜院通过媒体表示,感谢哈尔滨的巡游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人口不足万的鄂伦春族。

  “通过旅游,可以让文化走得更远,也让当地文化的传承人变得更有自信。谁不希望自己的文化被更多人分享,对不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玉克赛克·西加艾提有相似感受。近年,他在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协助各村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排演塔吉克族鹰舞表演等,打造特色文旅。玉克赛克说,游客对未曾见过的乐器、舞蹈特别新奇,常能看到游客和牧民一起跳塔吉克麦西来甫舞。

  他说,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旅游业得到提升,接下来希望把特色文旅打造得更好、让民族文化更为人知。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倡议将塔吉克族婚俗、鹰舞、鹰笛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

2月17日,南宁之夜景区上演的壮族歌舞。(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陈冠言 摄

  韦朝晖说,现在到广西旅游,可以参加“壮族三月三”节庆、尝试自制壮锦,体验当地民族文化。“也许你本不了解壮族,但经此可能就会感兴趣、去了解,通过彼此交流增进了解。”

  除了节庆的、有“仪式感”的民族文化,韦朝晖更希望大家看到民族文化在生活中被传承发展的一面,例如她身上以改良壮锦制成的常服套装。“我们要让民族文化活起来、活下去、往前发展。”

  “在中央大街‘出圈’的鄂伦春族也好,其他民族也好,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游客想看历史文化遗产,更想看到这个民族的未来。”戴斌说,民族文化不应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应该是活的、流动的、创新的,是存在于生活场景中的。“我们要推动的不仅是一个过去的文化、历史与当代的对话,更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交往,这时文化才会以健康、活泼、向上的形态交往交流。”(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