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二十年 一出昆曲“还魂记”

发布时间:2024-11-26 07:49:50 来源: sp20241126

  从2004年起,白先勇带着青春版《牡丹亭》走南闯北。近日,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庆演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牡丹花开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简体版新书也由作家出版社同期出版。《中国新闻》报记者与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团队专职摄影师许培鸿对话,听他们讲述“昆曲复兴”的故事。

9月14日至16日,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走进北京大学。图为许培鸿拍摄的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照片。 受访者供图

  “以最美的形式表现中国人最深的感情”

  今年87岁的白先勇依旧精神矍铄,可以站着做两个小时的讲座,也可以一边喝着冰可乐一边与记者滔滔不绝地畅谈昆曲。

  昆曲是流传于苏州、上海、无锡一带的曲唱艺术体系,发源于元末明初的苏州府昆山县,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白先勇初遇昆曲,是在1945年的上海,梅兰芳和俞振飞表演的昆曲《牡丹亭》片段《游园惊梦》在他心中种下了昆曲的种子。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白先勇重回上海,上海昆剧院推出的全本《长生殿》令他难忘。“这样了不起的艺术一定不能任由其衰微下去”,他在书中写道,“佛家动心起念,隐隐间我已起了扶持昆曲兴灭继绝的念头。”

  改革开放之初,昆曲在中国大陆逐渐复苏,演出渐多。但随着大师和观众老去,表演方式及舞美设计过于陈旧,昆曲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

  2000年,白先勇在美国心脏病发,险些丧命。生死攸关之时,他仍心系昆曲,“上天留我下来,或许还有事情要我完成,比如说昆曲复兴大业未竟,尚待努力”。

  排演一出《牡丹亭》,培养一批青年演员接班,并以此吸引青年观众——这是白先勇想到的办法,也是这一版《牡丹亭》的“青春”所在。

  《牡丹亭》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之手,原作共55折,讲述名门闺秀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并最终超越生死,与书生柳梦梅结成连理的故事。

  白先勇选择《牡丹亭》这部“爱情神话”,原因是“传统中国文化里情与美的因素很重要,昆曲有美,有情,使我们有回家的感觉。它以最美的形式表现中国人最深的感情”。

  “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白先勇大受鼓舞。就这样,凭借着对昆曲的一腔热血,和不希望“百戏之祖”消失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的执念,白先勇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走上了他的“昆曲复兴”之路。

  这是一条艰辛的路。

  “当时台湾观看纯昆曲表演的机会很少,而且为数不多的演出也只有中文系或者戏曲专业的人才会买票观看。”许培鸿回忆道,“所以最早白老师推《牡丹亭》时,很多人劝他,‘老牛推车推不动’”。但白先勇并未退缩。2003年,他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合作,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振臂一呼”,获得大陆、香港、台湾众多文化艺术界人士热情支持。

  京昆武生翁国生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担任了9折戏的导演。在北京的新书发布会现场,他表示,这9折戏有古本和文字资料,但由于很多老艺术家去世,戏已经无法在舞台上演出了。白先勇告诉翁国生,昆曲界有“修旧如旧”的传统,“我们要把这些戏通过昆曲的表现手法、审美理念,把它重新‘捏’起来,挖掘出来”。

  这也符合白先勇提出的“昆曲新美学”——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明清时代的演出和现代的舞台,完全不一样;客观条件有变,但昆曲传统的‘四功五法——念、唱、做、打’不能动;它的美学是抽象的、抒情的、写意的、诗化的,美学原则要守住。在遵循传统的同时,我们又关注灯光、舞美,让中国写意抽象画、书法与昆曲文化相结合,我们非常谨慎地探讨了现代戏剧舞台的美学。”白先勇说。这种改动被余秋雨总结为“大刀阔斧”后的“小心翼翼”。

  20年来,青春版《牡丹亭》所到之处皆引发青年观众关注。新书中提到,在投资人辜怀箴看来,白先勇带领的团队在复兴昆曲时“可以有此完美的结局”,皆因“凡参与的每一个人,都同心协力地为传统文化尽心尽力;大家有志一同,不计较,不排挤,没有私心,共同努力。这证实了大陆、香港、台湾都认同同一个中华文化”。

  昆曲的“种子”

  “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在我生命中居然连续20年拍摄同一出戏,同一批演员。”20年里,许培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牡丹亭》留下了多少照片。总有人会问他:是否对一直拍同样的人与事感到疲倦?

  许培鸿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次拍摄依然会有好画面出现,除了因为我尝试各种角度创作以外,演员所展现的生命力和情感是不一样的。”他说,今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和高雄演出时,白先勇艺术界的朋友们在观看演出后表示大为惊艳。“他们认为两位主演几乎都在 PK,俞玖林和沈丰英也会互相较劲、飙戏。两位主演在20年中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白先勇所说:“现在的小兰花班,10个生旦净末丑都成角了,能独当一面。”

  许培鸿也在某一个时刻恍然发现,自己已经不是“为了拍而拍”,而是为了观察这出戏的变化和这些演员的变化而拍摄。

  最初以摄影师的身份加入青春版《牡丹亭》“班底”的许培鸿有着很单纯的野心——“拍摄我们仰慕的文学家和知名作家”。20年过去,“当我再看白老师时,发现看到的已经不只是白先勇,而是白先勇所衍生出的教育和文化力量。”许培鸿说。

  今年3月,白先勇和许培鸿在高雄遇到一位从新加坡赶来的高三学生。“这个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到新加坡去留学,机缘巧合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摄影集,走进了昆曲的大门。她说,父母忙于工作无法陪在她身边时,她靠《牡丹亭》和昆曲度过了在异国求学期间的孤独岁月。受此影响,她想要考去台湾师范大学,学习艺术。”这个女孩的故事令许培鸿十分感动,“我跟白老师说,你播下的种子真的已经在发芽了。”

  从一台大戏到一项文化工程

  青春版《牡丹亭》不仅仅是一个昆曲新编戏,更是一个系统的昆曲文化工程。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首演,至少有95%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昆曲。2009年,白先勇推动“昆曲传承计划”在北京大学落地,并陆续在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设立昆曲讲座,希望带动更多青年学子欣赏昆曲之美。

  在台湾大学名誉教授王安祈看来,这不应视为“青春版”演出的“后续”,其实更是昆曲教育的扎根与开启。2018年,来自北京16所高校和1所中学的演员24人、演奏员14人组团演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自此,昆曲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生的演出在行内外都收获了众多好评。

  当下,在全球文化碰撞中,在工作、学业、生活的压力下,不少年轻人涌向传统文化,寻找一个精神出口。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他们的一个选项。

  面对这样的情境,白先勇似乎认为本就该如此。

  “无关其他,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 DNA。”白先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所有人真正的故乡,我们最后都会回到这里。”

  “今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演出,有大量的学生、年轻人看,在无形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陶冶。那个时候,什么两岸隔阂、‘去中国化’都没有了,都无效了。这个由两岸戏曲精英共同打造的文化工程,20年了依然充满力量。文化可以沟通人与人的心灵,抹掉一切的阻隔。”白先勇说。

  现在,白先勇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把昆曲延续到下一代。

  许培鸿透露,东南大学负责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已经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正式开班。600岁的昆曲,400岁的《牡丹亭》,喜欢它的人或许不再年轻,但永远会有年轻的人喜欢并加入守护和传承的队伍中来。(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尹李梅 报道)

  人物简介

  白先勇,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戏剧家。《牡丹花开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总策划。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八千里路云和月》《白先勇的文艺复兴》,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多篇小说曾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11年起致力于整理父亲白崇禧传记,出版《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悲欢离合四十年——白崇禧与蒋介石》(与廖彦博合著)。2014年在台湾大学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程,并出版《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策划编纂《正本清源说红楼》。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