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5:33:20 来源: sp20241115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长安,曾代表着世界的中心、繁华的高地。如今,古丝绸之路万商汇聚之胜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正不断重现。
2013年,嘹亮的汽笛声拉开了陕西对外开放的新篇章。首趟西安至阿拉木图的国际货运班列从新筑车站(如今的西安国际港站)出发,经亚欧大陆桥通道进入哈萨克斯坦。
2016年6月,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习近平主席在波兰华沙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标志着中欧班列驶入了统一规范、合作共赢、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如今,中欧班列已由高速增长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在国内,中欧班列已经形成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五大口岸出境的西、中、东3条运输主通道,时速120公里的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86条,联通中国境内112个城市;在境外,中欧班列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大通道,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的100多个城市。
截至今年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7.7万列、运输货物731万标箱,其中今年1-8月开行11638列、发送货物12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23%。中欧班列国内段日运行距离可达1600公里、国外段可达1000公里,回程班列与去程班列的比例达到85%以上。
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名片,往昔的驼铃古道上,一列列“钢铁驼队”载着各类货物,诉说着延续千年的世界贸易情缘。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2013年11月28日,首趟西安至阿拉木图的国际货运班列运载着一整车的石油钻井设备一路向西,奔向哈萨克斯坦。800多天后,2000吨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食用油搭乘着中欧班列抵达西安,这是西安迎来的首趟中欧班列回程班列,也是中哈贸易史上第一趟实现“满载而归”的铁路班列。
“我们现在经常买外国的面,第一次是没吃过‘洋货’,买来尝尝;后来,只要有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我就买,口感筋道、韧性大,吃着过瘾。”在西安和平路的“爱菊”粮油店里,正在买面粉的退休职工李建刚说。
生活的改变,源自贸易往来密切的中欧班列,带给百姓更多的优质选择。除了常态化开行中亚方向的中欧班列外,从2016年起,陕西连续8年开行中欧班列返程“年货班列”,从最初只有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和食用油,到现在牛奶、蜂蜜、酒水饮料等6000余种“洋年货”,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安,丰富着老百姓的节日餐桌。
中医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医药相融,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2022年8月31日,我国首趟从土库曼斯坦整列进口甘草中药材品类货物的中欧班列,满载着42个集装箱850吨甘草中药材顺利抵达西安。
土库曼斯坦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目前地球现存已知植物有30万余种,土库曼斯坦境内占1.1万多种,许多植物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有应用。土库曼纳巴德是土库曼斯坦东部的中心城市,位于阿姆河畔,平均海拔187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阿姆河沿岸是野生甘草的天然生长地。
从土库曼纳巴德进口的纯天然野生中药原材料甘草,富含甘草酸等关键中药成分,性状优良,是中药甘草类制剂的上等原材料。该趟专列的顺利抵达,不仅丰富了对外贸易商品进口种类,畅通了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的国际物流通道,更为加快我国内陆地区与中亚国家开展深度合作、助力丝路贸易有来有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0年来,从出口工程机械、农机产品、灌溉设备、新能源汽车到进口食用油、小麦,面粉、绿豆、药材等,中欧班列中亚方向的进出口贸易货物从品种单一变得琳琅满目,载货清单的多样化,也在不断“刷新”着老百姓的消费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欧班列开通后,重庆、成都等西部内陆地区有效吸引了全球资本、企业,助推成渝地区迅速崛起成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西安、郑州、武汉等中欧班列始发城市的外向型经济产值均实现显著的增长。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沿线基础产业、物流运输、配套服务等多领域多部门的合作与发展,激活了“班列+贸易”等业态,增加了就业机会,拉动了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
让“中国制造”走进国外寻常百姓家
清晨的西安港,安静却不宁静。当第一缕曙光冲破云层,西安国际港站早已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忙了好几天了,但是心里高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实现了常态化开行,又是一个突破!”西安国际港站相关负责人白宽峰站在即将发车的中欧班列旁说。
在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前夕,装载着261辆陕西本地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汽车出口专列从去年的零星散发到今年走向常态化运输,为助力国产汽车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2022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放新能源汽车运输,中欧班列凭借时效快、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新选择。
2022年,中欧班列(西安)共开行汽车出口专列12列、共计600车;截至2023年10月9日,中欧班列(西安)共开行汽车出口专列146列。其中,中欧方向119列,中亚方向27列,共计7117车。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汽车出口专列如今已实现常态化运输,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不断攀升,也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成为新能源汽车出海拓市场的全新选择。
中欧班列开启的“出海”通道,不仅增加了中亚市场的汽车供给,也让更多的“中国制造”搭乘“中欧班列”的快车走进中亚寻常百姓家。不仅仅是汽车,如今通过中欧班列运往境外的货物已经拓展到包括汽车整车、机械设备、家具建材、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等门类的5万多种商品,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及零配件等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多种商品,运送货物价值累计超3400亿美元。
打开国际运输合作新局面
“我无法想象自己从事铁路以外的任何其他工作。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之一。”28岁的迈克尔·格林纳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魏贝尔菲尔德学校,如今是德国铁路运营商RTSB中欧班列的首席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德国至中国西安的中欧班列。
2013年,迈克尔·格林纳开始参与中欧班列汉堡专列的运营。“当年班列量增长很多,这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客户对运输质量的高要求也推动着我们团队在迅速发展。”迈克尔·格林纳说,为此他们针对中欧班列开发出了众多新产品,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不少原来的操作方案。由于成绩出色,他自己不久后也被提升为班列操作总监,开始负责所有班列的操作,“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很美妙的,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谁都无法预料到,中欧班列此后每年都能在列车数量和质量方面创下新的纪录。铁路通过提供稳定、规律的费率和高质量的安全服务,充分发挥了其潜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将各共建国之间的贸易和友谊结合起来。”迈克尔·格林纳说,他们会对客户的新要求持开放态度,不断开发新产品,与合作伙伴一起创造历史,“二三十年后,我们都会自豪地与我们的子孙后代分享创造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故事。”
如今,中欧班列不仅联通了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还在世界东方通过沿海港口海铁联运、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方式,联通了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以及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世界西方通过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海铁联运及莱茵河水铁联运等方式,联通了英国、北欧各国、地中海沿岸各国以及欧洲大陆腹地,基本覆盖了亚欧大陆全境,形成了“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通道格局。
在中欧班列的带动下,沿线铁路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完善,哈萨克斯坦等国正在实施境内口岸及后方通道扩能改造,欧洲多个货运场站实现改造升级,铁路国际物流市场已经出现新的繁荣。
曾经,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沿着古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国,开启了丝路贸易的“凿空之旅”。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已经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新使者”,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驰骋在亚欧大陆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 孙海华 通讯员 于海 焦键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