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赋能 筑起文物安全“防护墙”

发布时间:2024-12-23 03:53:35 来源: sp20241223

◎王 婉 张嘉赫 本报记者 付丽丽

国庆长假,在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山西古建景区游客如织,古建游火爆“出圈”。数据显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7天假期接待游客318263人,同比增长20.97%。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存不可移动文物逾76.67万处。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让文化瑰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从精准预报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再到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御规划,气象与文物保护部门携手为文物安全筑起“防护墙”。

精准预报 加强应急防范

当前,极端天气频发加剧了文物的自然“衰老”,降水过多不仅给文物造成直接冲击破坏,其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会间接对文物造成毁灭性打击。

精准预报、提前防范,是保护文物古迹不受损害的关键。

8月24日至26日,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出现大到暴雨,暴雨过后,佛光寺无虞。这得益于气象与文物保护部门的高效联动。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安海说:“一旦预报忻州地区有强降水或有较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会立即把信息告知我们文物保护部门。”

佛光寺管理人员范永强表示,今年以来,佛光寺已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防御建议关闭了5次,“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寺院提前疏通排水设施、加固门窗,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在古都北京的中心地带,呈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如同一把标尺,标注着中国发展的进度,也彰显中国人的智慧。

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指出,影响中轴线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气象因素很多,如暴雨、雷电、冰雹、低温冰冻等。其中,暴雨和洪涝对古建筑的威胁尤为突出。近年来,气象部门不断为北京的古建筑保护“添砖加瓦”。在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秉承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采用5G及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风险天气,为古建筑穿上了“金丝软甲”。

实时监测 系统分析风险信息

寒暑交替带来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碑刻、石雕表面出现明显龟裂甚至粉化脱落;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让壁画、彩画褪色;酸雨造成金属类文物被腐蚀……文物长期暴露在外,更易受到风霜雨雪的侵蚀,湿度、温度、风速的波动都会加剧文物老化。

站在甘肃省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眼前是一幅壮阔的数字画卷。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塑像的健康状况,115个洞窟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风沙、洪水等预报预测信息,通过实时监测屏尽收眼底。

近年来,敦煌市气象局与敦煌研究院密切合作,在莫高窟、西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等地建设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并将气象数据接入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精密监测敦煌研究院所辖六处石窟寺的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

在西藏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前的碑亭内,五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持续监测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帮助文物部门科学评估气象要素对文物老化的影响,及时掌握文物劣化风险信息,进而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

雷击引发古建筑火灾往往就在一瞬间,被称为“古建筑杀手”。

多年从事文物建筑防雷工作的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李京校表示,近年来,除了直接的雷击灾害,高精尖设备受雷击的事件日益增多。这是因为其内部的电子设备耐压很低,对雷暴云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及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波入侵非常敏感,极易引起短路、火灾或造成触电事故,这也成为现代防雷的重点。

为强化文物建筑的防雷工作,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等。今年7月,文物建筑雷电防护国家标准预研究项目也正式启动,旨在进一步探索推进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

在陕西西安,由于大雁塔周围地势空旷,雷击风险相对较高,陕西气象部门创新引入无人机技术开展空中防雷检测。这种“人工+机检”的防雷安全检测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古建筑防雷检测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