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纵横谈丨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世界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4-11-22 14:48:51 来源: sp20241122

  金秋的北京,用绚烂的色彩和饱满的热情拥抱一场国际盛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为共建“一带一路”长卷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历史性时刻。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10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十年耕耘,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铺就一条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大道。

  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共同发展开拓广阔空间,为各国现代化事业增添澎湃动能,奏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按下推进各国现代化的“快进键”

  10月17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快门闪动声,习近平主席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

  佐科总统把雅万高铁列车命名为“Whoosh”,这既是高铁疾驰时呼啸而过的声音,也是印尼语“省时”“高效”和“先进”的首字母缩写,生动表达出印尼民众的亲身感受和喜悦之情。

  加速前行的列车,驶向现代化,驶向美好未来。

  这次论坛提出的最宏伟愿景是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应有权利。我们需要怎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包容性,这些时代课题迫切需要作答。

  在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与世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

  温暖坚定的话语,彰显引领历史进步的勇气与担当,展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大国襟怀,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共鸣。

  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的利比里亚驻华大使达德利·托马斯深受触动。他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不少非洲国家极大改善了自身的基建条件,获得融资、知识和技术,培养了人才,这些都是迈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在托马斯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真正的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只有非洲发展起来了,世界才能实现整体发展。人类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应该让任何人掉队。”

  当前,全球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贫富差距和南北鸿沟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打造了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助力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国和共建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分享发展路径,共绘发展新图景,携手走向现代化之路。

  “我们修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公路,过去10年的发展成果,超过以往30年的总和。”塞尔维亚官员达尼耶尔·尼科利奇谈及共建“一带一路”给塞尔维亚带来的巨变充满骄傲。

  “共建‘一带一路’让中亚变成连通欧亚的桥梁,获得以前不敢想象的便捷和机遇。”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的眼中闪着希望的光芒。

  从亚洲到非洲,从沙漠到海洋,这一世界工程、世纪工程汇聚五洲四海的智慧力量,激活共建国家的发展动能,诠释着“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意涵。

  在智库交流专题论坛上,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指出,中国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倡导不同国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和谐共进,“这是对世界现代化的重要贡献,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如果没有地球,我们的子孙将居住在哪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在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上动情呼吁,“习近平主席说‘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希望我们都可以做赠人玫瑰的人,来共同拯救我们的星球。”

  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的重要共识是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得到各方积极呼应支持。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赞叹,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巨大吸引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重要合作平台。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说,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了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推动共同进步与繁荣。在当前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的背景下,“这一倡议的意义尤为凸显”。

  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包括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重大举措,也包括开展务实合作、支持民间交往、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等具体项目。

  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诠释着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等重要指导原则,也为世界描绘了一个包容、合作、可持续的未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各国在基础设施领域获得更多机遇,加速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为数十亿民众以及我们共享的地球带来希望和进步”。

  秘鲁驻华大使马尔科·巴拉雷索告诉记者,他理解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紧密相连。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共建“一带一路”将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发展新动能。

  对于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八项行动,格鲁吉亚副总理兼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列万·达维塔什维利高度赞赏。他在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提升物流、运输等领域数字化水平,有效降低贸易壁垒。

  “点击一次按钮,就能跨越不同大陆间的距离,这是数字时代带来的无尽机遇。弥合数字鸿沟,迎接数字经济的愿景,必须要有坚实的设施基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非洲的经济活力。”肯尼亚总统鲁托在数字经济高级别论坛上的发言,道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心声。

  在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期间,“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达米洛拉·奥贡比伊告诉记者,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领域成效显著。“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到推动绿色发展,相信今后能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看到更多变革性的绿色能源项目。”

  深入的交流,广泛的共识,汇聚前行的力量。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包括《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等重要合作倡议和制度性安排。

  参加论坛的巴基斯坦学者、清华大学研究员明竺说,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着眼人类共同福祉,既有全球视野,也有实际行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迫切呼唤的领导力”。

  开启美好未来的“金钥匙”

  1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会场内,两排气势恢宏的旗阵吸引众人目光。参加高峰论坛开幕式的嘉宾纷纷走到本国国旗前合影。

  多彩旗帜彰显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之丰,也见证着各国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团结之志、同行之愿。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深刻揭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和文明底色。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峰论坛从北京向世界发出了清晰而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共赢不要零和。在变乱交织的百年变局之中,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永远是稳定性,永远是正能量。

  “‘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的成果,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全球治理中的成功实践。”参与论坛的尼泊尔前总理贾拉·纳特·卡纳尔表示。匈牙利央行行长毛托尔奇·捷尔吉认为,各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可以共同建立和谐的国际秩序,“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建“一带一路”从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在真诚对话、平等交流、开放合作中,共建“一带一路”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新的范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加强了不同人群、文化、宗教、知识间的相遇,这种相遇塑造了文明,激发了创造,丰富了学术,孕育了文学和科学宝藏,推动了文化传承和艺术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智库交流专题论坛上用诗意的语言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如何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民心相通。

  “我们有了新课桌、新板凳,还有新的教学楼。”在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来自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的小学生蓬批湾讲述学校发生的变化,幸福写满稚嫩的脸庞。

  2019年,作为中老友谊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师生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感谢,习近平主席复信欢迎他们“早日乘上中老铁路列车来到北京”。“现在我们如愿来了,感觉特别棒。”蓬批湾说。

  坐在台下的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看到这一幕很感慨:“不同国家间的年轻人应该多交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在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看来,“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凝聚了来自不同国家人民的共同声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提振人类发展进程的宏大倡议”。联合国副秘书长、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则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不同国家互利共赢、不同文明包容互鉴“提供一种崭新范式”。

  “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坚定有力的话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提供行动指南。

  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展望下一个金色十年,着眼更长远的未来,中国将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继续携手并肩,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目标不断前行。

  总策划:傅华 吕岩松

  总监制:袁炳忠

  策划:孙承斌 倪四义 王浩明

  监制:冯俊扬 韩墨 涂铭

  统筹:傅云威 闫珺岩 孙浩 耿学鹏

  主笔:韩梁 陈杉 宿亮

  记者:史霄萌 郑开君 马峥 李德欣 侠克 阳娜 王普 魏梦佳 马淮钊 赵旭

  编辑:乔继红 赵嫣 孙浩 王建生 林小春 薛磊 田宇 陈与唐得 刘秀玲 王圣美 王申 陈玉芬

  摄影:陈斌 徐钦 赵子硕 奥斯帕诺夫 王冠森 邢广利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责编:崔译戈、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