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一线!清华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聚焦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4-11-15 17:42:33 来源: sp20241115

在清晨的熹光中赶路前行,在深夜的月色中伏案总结;在凛冽的寒风中体会基层之辛劳,在漫天的大雪中感受中原之美……今年寒假,清华大学“豫见清年”水利系-五道口金融学院寒假赴河南实践支队前往河南新乡、郑州和南阳三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学习基层一线的乡村治理经验。

文化引领,凝聚基层向心力

图为实践支队参观东大阳堤村。张如九 摄

图为实践支队参观东大阳堤村。张如九 摄

初入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实践支队走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两侧温馨典雅的建筑,以及各式各样的文明标语和指示牌。从一个贫困落后村发展到如今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在乡村振兴的赋能下,东大阳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建设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大阳堤村遵循‘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的理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要阵地,定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组建了军鼓队、大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合唱团等文艺队伍,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分享了当地的治理举措。

“我们感受到了东大阳堤村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本次参观,我们也将继续思考如何通过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村民生产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村民对本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基层治理的向心力。”实践支队成员卢昊禹谈到。

“之凤说和团”,河南本土特色的“枫桥经验”

“近年来,我们打造了本土特色的‘之凤说和团’,也能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明山庙村支书娄延强自豪地说,“依据本村历史名人刘之凤的事迹,推选群众里德高望重的代表参与到‘之凤说和团’里,来解决群众之间可能出现的纠纷,咱们村也成为了河南省‘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村。”

在“之凤说和团”调解室里,每周末专职调解员值班,群众遇到大事小情都可以来调解。目前,“之凤说和团”共有村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各类乡贤能人14人,充分发挥着法治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作用。

“咱们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针对基层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总能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本土的经验方法,还往往很管用。”实践支队成员付翔永感叹道。

在明山庙村,实践团的同学们还参观了博学院、蔬菜水果大棚等,更深入理解基层村镇治理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体会明山庙村“明理诚信,德重如山”的特色文化。

引进人才,打造“引进+培养+服务”全链条体系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实践支队怀揣着对《陋室铭》中诸葛草庐的憧憬,来到了南阳市内乡县大桥乡。这里是三国时期卓越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故乡,近年来,当地也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突显人才强县的战略地位。

“因省审计厅在内乡县驻村帮扶的缘故,我一参加工作就来到了内乡,这里也是我的福地。”清华大学水利系2022届博士生李世俊向实践支队成员们介绍,“这里对人才的重视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在毕业之后选择回到这里,来基层工作。”

内乡县大桥乡乡长杨申在交流中也分享了自己毕业后来到大桥乡工作的初心。“南阳市非常注重人才,出台了‘诸葛英才’计划,内乡县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高考清北人数飙升,到选调生人数的增加,再到依托上市公司引进人才……内乡县的人才引进计划不断落实,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杨申表示。

“从内乡的经验中我们学习到,优秀人才对于各地的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青年学子,我们也将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本领才干,毕业后将更多青春力量挥洒在祖国需要的大地上。”支队成员杨麒麟表示。(李玥雨、杨麒麟)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