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1 00:58:32 来源: sp2024121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日益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智慧教育正深刻地改变着学校的教与学。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名单的通知》,经过7年建设,广州已建成市智慧校园97所。智慧校园的建设,深刻变革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让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新的学习环境生态,驱使师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未来的学习方式,更加积极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技术赋能 智慧校园的建设推动课堂变革
“孩子们,我们的校训也是一幅书法作品。”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党总支书记姚丹亲自演示的数字化书法教学观摩课上,学生们齐诵着“百丈再百丈,攀登高峰上”的校训,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欣赏书法,一笔一画地练习书写,领略更广阔的天地。
授课中,姚丹充分借助教室内的智慧系统,启发式地提问,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习、去寻解,最终有所领悟。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姚丹坦言,这是她第一次在数字化书法智慧教室上课。之所以带头上观摩课,是因为她希望全校教师重视书法,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尝试新技术,共同参与到未来校园的构建之中。
沙面小学御景校区数字化书法智慧教室于2018年投入使用,这是广州市荔湾区首间数字化书法智慧教室,让传统书法教育插上现代信息化的翅膀。“谁掌握了未来的学习方式,谁就能在今后学得越多、学得越好。”姚丹表示,智能时代是一个人机共存、人机协同的时代,“智慧校园的建设要推动以素养为本的课堂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我们学校智慧课堂的实施以协同为基本理念,通过人机协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同。同时注重智慧学习环境的生态,兼容各种不同的平台和硬件。”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沙面小学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实践路上初步形成了包含顶层设计、硬件建设、软件搭建、教师研训、科研引领等实践经验和初步成果。其中《信息技术下城乡学校美育对口帮扶机制的构建与实践》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整合“空间设备课程”促创客教育变革》入选《广东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优秀案例集》;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9项课堂教学课例获得省市“融合创新案例”一等奖等。
同样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感受到课堂变革的还有广州协和学校。2022年8月,该校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校”。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建设,学校共建设智慧课室46间,实现了高中所有班级全覆盖。教师利用平板设备、借助智慧课堂教学云平台开展常态化信息化教学实践,实现了利用大数据精准辅助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和流程,创新了师生交互方式及学生学习资源的推送模式,整体提升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水平。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掌握实时全面的学生训练大数据并精准分析、精准施教。有了智慧课堂平台后,不管是课后作业还是堂上训练的作答数据,老师都能够非常精准地了解,这让老师的备课、授课更有针对性。”广州协和学校教务处主任张欣说,每一门学科都实现了创新,特别是抽象的理科,借助智慧课堂里丰富的3D可视化资源,老师能非常自如地带领学生深入到微观世界,生动形象地讲解抽象的知识,探究难以开展的实验。
激发兴趣 智慧课堂有效地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
“自从有了智慧课堂,我们的课堂有趣了很多。比如语文课,以前我们只是听老师讲,而现在智慧课堂上,我们可以主动去看其他同学发在‘探究墙’上的作品,大家互相点评,别提有多开心了。”广州协和学校高一学生小邓发现,以前自己羞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但是在智慧课堂的“探究墙”上,他可以畅所欲言。
广州协和学校智慧课堂里的“探究墙”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可以把自己写的文章、创作的诗歌,甚至各种艺术作品等都呈现在上面,老师和学生都能看到,并及时评论和点赞,这极大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智慧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点开学生的作品,同屏给学生,也可以把某个学生的屏幕广播给其他同学,互动分享环节确实方便不少。”语文老师张征明显地发现,自从有了智慧课堂,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多了,“我们很多时候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都是互相点评同学的作品,运用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点和方法,对同学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或者改写。同学们在自由讨论和评论中碰撞出了新的思维火花,也把自己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整合成涵盖面更加广阔的思维蓝图。”
张征指出,有的学生会把自己平时的读书心得或者对生活的思考发布在“探究墙”上,老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高了反馈的效率。
而在智慧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频繁了很多,“我们学校一直在大力推进自主学习,智慧课堂有效地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现在很流行‘生本课堂’,即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我觉得课堂不一定还给学生,而是同时属于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比如语文课,在文本面前人人平等,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家一起交流碰撞,一起学习和成长。”
跨越时空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
2019年12月3日,广州市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系列活动之5G+智慧教育教学现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贵州毕节市民族中学、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三地以现场观摩,网上直播的形式同时举行。广州市第六中学生物老师卢嘉宝以生活中常见的苹果氧化产生褐变现象作为课堂导入,指导同学们探究酶的作用。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实验观察放在不同环境(常温中、热水中、柠檬水中)的苹果块的褐变现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卢老师要求广州组设计实验温度,毕节组设计实验pH值,指导两地同学共同探究温度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卢老师别出心裁地邀请广州、毕节两地的同学交互点评彼此所做的实验设计,这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检验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智慧课堂上,两地学生虽远在千里,却能通过5G视频和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智能数码笔等展示两地同学对同一道题目的表述,两地老师分别对同学的解答进行点评分析,这一举措可以说让优质课堂实现了空间跨越。“未来的教育生态会彻底打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实现全新的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和配置。”广州市第六中学副校长江玉军说。
“智慧教育不是简单地应用技术手段,而是要作为教育变革的新动力,促进教育适应数字中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国际趋势,适应人才培养的全面变革。”原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与新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走得更远。
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