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5:37:19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三亚7月2日电(张月和)“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开启全球深渊深潜探索之旅;“深海勇士”号将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带向深远海,今人得以借深海沉船遗址一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是什么力量支撑中国深海科研向深渊、深远海一再突破?
日前,笔者走访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简称“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了解到该所党委将“围绕深海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理念融入基层党建,带领深海科研人员不断攻坚克难、逐梦深蓝,并于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联合共建,其定位是立足三亚,在中国最为临近深海的地域,建立完备的深海研发基地,成为国家深海研发试验的共享开放平台,填补中国深海战略上的地域空白。
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委员会(简称“深海所党委”)成立。围绕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发展这一主线,深海所党委注重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多次在船改现场和科考航次等重大任务现场组建临时党组织,保障深海技术研发、科学研究、人才建设、深海科技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为3月28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完成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后返回三亚。(资料图)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供图2020年11月,“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发起实施“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开启了以中国为主导的深渊科考国际合作新模式,相继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航次,并安排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科学家搭乘“奋斗者”号,到达了曾被称作“海底无人区”的深渊海沟。这些科考项目在深海领域促成国际合作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对全球深渊的地质、环境与生命科学问题的系统性认识。
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航次中,深海所党委组建的临时党支部号召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艰巨任务面前当先锋、作表率。近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圆满完成,也得益于在深海所党委带领下,“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团队的专业专注、攻坚克难和不懈努力。
2022年10月,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在1500米深度海域被发现。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和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借助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累计开展了3个阶段数十次水下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据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长基线定位系统提高了定位导航和位置标注的精度;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使用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尤其是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为中国深海考古调查探索出了一套世界瞩目的新路径和模式。(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