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7:23:32 来源: sp2025010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各种各样的表格、过多过滥的工作群、不同部门的App……现在,很多基层工作人员都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完成这样一些“指尖上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风气,有人把它叫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了治理这一顽疾,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那么“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防范和杜绝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呢?
胡晓燕2022年刚参加工作,是重庆永川区朱沱镇社会救助岗的工作人员。在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自己过去每月要完成的表格上报任务。
胡晓燕的电脑里还保留着一些过去填报的表格。乡镇街道一个社会救助岗要涉及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百岁老人等等很多人群,胡晓燕最该做的就是走家串户,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据统计,2022年,永川区全区街道乡镇平均报表事项168个,年保送1377次,日均3.8次,需要每一个街道乡镇80多人平均每人每天花费2小时填报各种数据报表。仅报表一项就耗费分散了街道乡镇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重复而繁琐。
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冯昭华:“他们开玩笑叫表哥、表姐、表嫂,就是这样说基层的一些干部。如果没有及时上报,年度考核可能要扣分。”
上级各部门以及部门各科室需要的数据要从基层汇集,所以报表不做不行,线上报完了还要线下纸质报表留痕。那上级部门为什么要这么多报表呢?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德君:“比如说,民政部门包括住建委、医保局、教委、民政、残联一共有54项内容。我们作为主管社会救助的,要把这些救助情况统计起来。”
群众利益容不得闪失,统计是必须的,但是,一个街道乡镇要面对几十个上级部门填送报表,负担沉重,而每个部门在汇总数据时,也要协调其它几个、十几个相关部门汇总报表,同样负担沉重。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反而成了“指尖上的负担”,某种程度也演变成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因为条块关系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可能导致所谓的数据孤岛、信息孤岛、数据壁垒这样一些现象。我们要解决的是怎么让条和块能够建立协同,从制度上、从技术上,为数据共享、为打破数据壁垒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只有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才能让数字化应用真正发挥作用。2023年4月,重庆永川区以问题导向开展深入调查,尝试建立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共享数据平台“一表通”。永川区把168个基层高频次报表经过4轮整合精简,在最大化满足部门业务需求前提下,优化合并,形成“一表通”标准化数字台账87个。
重庆市永川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晓莉:“以前因为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就会存在不同的部门向镇街收取同样的数据。“一表通”已经自动关联了,基层只需要做上门走访的工作,去维护确实需要通过走访维护的数据就可以了。”
现在,各部门需要报表,可以直接在“一表通”数据池里取数据,街道乡镇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准确调整“一表通”数据就可以,不必再向上级部门报表。
重庆市永川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具荣海:“对部门来说,要把台账里面的数据用好;对镇街来说,要把台账里面涉及的数据维护好。考核标准就是数据的质量一定要高。只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把这些服务工作做好了,数据质量才会高、才会真实。”
过去每个街道乡镇平均80多人每人每天2小时的报表任务,现在只需要8个人每人每天几分钟数据维护就可以完成,大大减轻了负担,也实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精简增效。原来的“表哥”“表姐”“表妹”,从繁琐的“指尖”工作中解脱出来,走向社区乡村,服务群众。
罗南洋原来是永川区朱沱镇规建办的工作人员,过去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对下辖20个村要数据、填报表,现在被派到大河村做第一书记。有时间沉到村子里,罗南洋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能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比如,入户的20多米道路,争取来资金,很快修好了,村民欢迎,群众满意。
把数字化技术用好了,不仅能让基层工作更具针对性,也会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2019年,从中央层面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防治“指尖上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近两年,浙江、云南、江苏等地也在对报表去繁就简、合并同类项,形成“一表通”的报送模式,这不仅仅是为基层减轻负担,也是一次对现代化行政办公体系的重塑。
文勇是重庆江北区寸滩街道工作人员,在他的手机里,还保留着过去上级部门和街道用过的微信群。
文勇:“大概53个工作群,很繁重,一天八小时,我起码花两到三个小时关注这些群。”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乡镇一个工作人员就可能面对上级几个部门、十几个科室。过去在郝欢的手机里,除了几十个群,还有十几个上级部门开发的手机App。
重庆市江北区寸滩街道兰溪社区党委副书记郝欢:““九小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以前消防需要检查消防通道和灭火器;食品安全需要检查这些“九小场所”类有没有违规售卖食品;安全方面有电路燃气检查,以前我们可能会有三个工作人员或者四个工作人员,针对一个店铺进行不同种类的安全检查。”
黄璜:“上级部门给基层布置任务的时候,比较容易重过程轻结果、重派单轻落实,就想着自己怎么把任务派下去,把责任派下去,比较少考虑基层怎么实现这个任务,说到底还是治理的目标问题,是不是真的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2023年4月,重庆江北区开始推行“141”基层智治体系改革。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把过去50多个部门的行政职能优化到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板块,实现“一网统管”,这就是“141”基层智治体系。过去各部门的职能业务,都被整合集纳在四个板块里,每个板块专人负责、责任明确。下面的每个乡镇街道,只需要针对四个板块开展工作就可以。
重庆市江北区寸滩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中举:“基层就是要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还有平安法治来做工作,捋顺了上面的千条线,整合到街道四板块,合并同类项,各个部门各个主管领导去管四个板块,政府负责。”
“141”基层智治体系首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各部门首先要厘清自己的工作机制。
重庆市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平:“城管局八个科室、八个基层单位,但是通过核心业务梳理之后,分别对应了“141”平台的民生服务和平安法治板块。比方说,化粪池清掏的事情,他可能要找环卫科室,而且化粪池清掏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绿化又要找绿化科,如果是道路占用又要找市政科。现在就一个平台,街道上报到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城管局一揽子就解决这些相关问题了,大大减轻了基层多头上报、重复上报的负担。”
冉淦是寸滩街道溉塘新村社区第九网格专职网格员。社区街道到处都有各单位的井盖,经常会发生破损。过去发现了破损需要层层上报,有的井盖标志不清,该谁管也弄不清楚。
前些天,社区一个井盖破损,冉淦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填写了事件原因——井盖破损,拍了照片,通过平台进行井盖定位,一键上传到民生服务板块。第二天,井盖就更换好了。
王建平:“过去以我为主,更多是部门给街镇布置安排工作,现在以为街镇服务为主,工作思维有重大调整,就是要回到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思路上来。”
工作重心向基层服务转变,才能切实看到为基层减负的实效。2021年,重庆市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政务工作平台“渝快政”正式发布。“渝快政”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上下层级、横向跨部门之间的协同,一个“渝快政”App就可以支持过去40多项高频次的政务办公应用,过去各部门App的相应功能、各种工作群都整合在了“渝快政”一个App里面。一表通、“141”基层智治平台也已经接入了“渝快政”,正在向全市推广。现在,文勇手机里的53个工作群已经解散,郝欢手机里十几个部门App也已经被整合到“渝快政”。
2022年以来,贵州、江西、湖北、新疆、广西很多地方,也在加大对微信群下乡、朋友圈调研、打卡签到、拍照转发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整治,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能力和体制机制的建设。
黄璜:“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更优化地使用数字化本身就是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让我们的工作效率会变得更高,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还要从根源上下手,对症下药,比如,加强对数字政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等等。让基层工作人员从“指尖”上解放出来,推开门、迈开腿,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中去服务群众,转变的是基层作风,赢得的是人民认同。(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