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4:35:34 来源: sp20241121
中新网 上海11月7日电(记者 李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赵艾7日对记者说,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面向未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要深化务实合作。
出席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碳中和公民行动大会”期间,赵艾接受 中新网 记者专访。他表示,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绿色交通、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等等,都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共建“一带一路”10年间,中国与共建各方就绿色发展进行务实合作。中国已同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同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还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共建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赵艾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突出,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水平有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条件更为严格。我们既需要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政策支撑,搭建绿色交流合作平台,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又需要更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积极性。
赵艾认为,面向未来,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进一步扩大绿色发展朋友圈,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的支持,落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进一步汇聚政府、企业和公众推动绿色发展的合力。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支撑能力,建立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推进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等重大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拓展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贸易合作。要进一步强化绿色能源投资和技术合作,助力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务实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持续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赵艾指出,要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绿色丝路行等活动,实施“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人才互通计划,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政策对话和经验分享等具体行动,帮助共建国家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根据共建国家切实需求,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推动低碳示范区建设,创新性设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丰富能力建设形式和内容等。
赵艾特别指出,除了政府的作用外,还要认真发挥公民的作用,尤其是推动落实《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既包括理念价值观,也包括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更强调公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吸引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参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示范的好途径。
赵艾说,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共建国家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理念和倡议问题,也不仅仅是个国际经济合作问题,而是涉及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影响到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变化的国际文化政治问题。(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