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3:27:24 来源: sp20241125
青海自然地理条件独特,山峦绵延,加大了当地开展惠农金融服务的难度。图为卓尔山。 资料图片
尕玛扎西(左)前往村民家中。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尕玛扎西(左)为伽马久美办理金融业务。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数据来源:金融监管总局
巍峨雪山下,伽马久美在风中远眺,时不时整理着囊袋中的哈达。“来了!”随着旁人一声招呼,伽马久美焦急的脸上终于绽放笑意。
这里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格欠村,伽马久美是曲麻莱县现代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骑马前来的是曲麻莱县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尕玛扎西和同事们,此行专门来对格欠村村民的“三牲贷”情况进行摸底。
曲麻莱县,平均海拔4200米,在玉树被称为“天上曲麻莱”。在这里做工作,难在远而散。伽马久美家就独居在草山之下——放眼四望,再无其他住户。
拴好马,伽马久美招呼众人进屋坐下,倒上热气腾腾的奶茶,空气中顿时弥漫着香味。“为了我们的事,每次你们都要赶这么远的路过来。”伽马久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尕玛扎西说:“有话当面说才亲,不来一趟不踏实!”说完,几人相视一笑。
谈话间,伽马久美和过去作起了对比:“现在转账方便多了,都是手机转账,不用特地去取现金。即使要取现金,也可以到几公里外的惠农服务点,小额资金马上能取到。”
随着伽马久美搬来一堆资料,几个人转入正题,“我们村30多户合作社社员的贷款申请,都汇总在这里了。等会儿我带你们挨家挨户去看。”尕玛扎西接过材料,和同事们认真核对起来。
尕玛扎西介绍,目前曲麻莱县农商行推进整村授信的模式,“成熟一村办理一村”。“和以前各户单独办相比,批量获客、集体办理的效率更高,而且村民相互担保,能降低不良贷款风险、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尕玛扎西说。
数据“云上”跑,村民贷款更便捷。2009年,伽马久美第一次找到农商行,贷款3万元。“当时的申请材料得有这么厚,等了一个多月。”伽马久美把两个手指张开比画,他当时刚卖掉货车,回草山养起牦牛,“3万元买了十几头小牦牛,帮我起了步。”
这些年,伽马久美总共贷款15次,牦牛养殖规模也达到420头。“现在的‘三牲贷’,不用房产证,有牦牛就能做抵押,在手机客户端上申请,纸质材料两页就够了。今年我贷款50万元,用来购买牦牛、饲草和租用草场。”伽马久美说。
从伽马久美家出来,尕玛扎西一行人前往山那头的村民家实地查看牦牛情况。这趟出来,天气变化得很剧烈,一路上山过隆宝滩,风雨时常“随机”出现,加上动辄4000多米的海拔,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到了中午时分,大家席地而坐,将马绳压在身下,分起糌粑当午饭。尕玛扎西今年32岁,黝黑的脸颊下透着憨厚的笑容。他指了指自己发紫的嘴唇说:“在这里待久了就这样。虽然辛苦,但村民把我们当亲人,总是特别欢迎我们来。每次入户帮他们解决资金需求,他们送上洁白的哈达和真诚的祝福时,我们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如今,曲麻莱县农商行共有17名工作人员。由于人手较少,他们在3年前推行了双级联动工作办法,在全县19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双级联动办公室,探索与村里的小超市合作挂牌惠农服务点,办理基本存取款小额业务。此外,他们还邀请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村级服务网点联络人,并组建信用评定小组,对村民家庭资产、收入、村内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帮助村民解决融资难题。
一阵风卷过,白云仿佛被赶跑的羊群一般散去,天空越发湛蓝,马儿已按捺不住,嘶鸣不已。将“马褡裢”等重新摆放好,一行人骑上马,向着下一户村民家奔去。
■链接
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农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扎西才让介绍,“十四五”以来,玉树州农商行已累计投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9.93亿元。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青海省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770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覆盖率较2016年末提高25.96个百分点。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金融服务“三农”领域状况持续改善,涉农信贷余额实现较快增长,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43%,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2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到了5.0%,比去年同期下降0.56个百分点。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强化监管引领,推动“三农”领域贷款总量持续增长,提高信用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三农”信贷质效。同时,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扩面、增品、提标”要求,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效。
(本报记者 欧阳洁 乔 栋)
本期统筹:吕钟正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3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