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08:39:46 来源: sp20250104
图为陈青海(左)和村民一起,操作小型农机在田中劳作。 肖开丰摄(人民视觉)
细雨如丝,丘陵连绵。
“趁着好墒情,抓紧开工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富兴村种植户陈青海用力拉动油门拉绳,推着微耕机下了地。
农机小巧,直行、转弯,陈青海用起来得心应手。只见泥土翻飞,农机在田里开出一道道齐整的土沟,玉米种子随之播下。不到半小时,已完成脚下面积约九分土地的播种。
陈青海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流转了3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油菜和玉米。中江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带,1亩以下的小地块占比超过一半。陈青海的种植区由数百块零散的土地整合而成,多是名副其实的“巴掌田”。
初到富兴村,记者找不见田地的影子。“山里藏着呢!”陈青海带路,走小道上山坡,一层层梯田状的地块映入眼帘。
“巴掌田”不好种。受地形限制,地块狭小,周边道路陡而窄,大型农机难以进入,生产效率上不来。
陈青海觉得,“巴掌田”决不能丢,“它们就像散落的米粒,也得拾齐了。”
怎么种?起初,他采用传统的人工耕作模式,扣去用工成本,一年下来反倒亏了钱。
近年来,中江县积极推广小型适用农机具,销售点覆盖全县所有场镇;农机培训活动月月有,做到包教包会;开设专门窗口办理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农民购机成本。县农业农村局的干部上门讲政策,陈青海心里有了底,购入一台小型联合收割脱粒一体机。
轻便的收割机稳稳开进山,刚结束的夏收中,陈青海轻松不少。“以前小麦要靠人工收割,然后再送入脱粒机,收一亩地需要5个人劳作一整天。别看农机小,现在半小时内就可以收完一亩地。”他由衷感到,小农机也有大能量。
算细账,更看出小农机的优势。以收割为例,陈青海每亩地的人工收割成本超过400元,使用小农机只需承担油钱和零件损耗。“有农机补贴,买入收割机花了3万多元,每年却能节约六七万元成本,划算得很。”他又陆续买入不少新设备。
更新迭代中,小农机的功能越发丰富。正在进行的夏种,陈青海用上新款复合型微耕机。“加装了好几种配件,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气呵成,一台机器干了4个人的活。”陈青海笑着说。现在他决定投资把一块块田连起来,小田变大田,让更多农业设备开进来。
截至目前,中江县推广小微型耕、播、收、灌各功能农机3.5万台套。农机助力“巴掌田”应种尽种、应收尽收,2023年中江县粮食播种面积达218.1万亩,粮食总产82.6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第一。
歇息间隙,陈青海在路边坐下,掏出手机浏览起农业新闻。“借助卫星导航,农机能无人驾驶,大田里的新鲜事物太多了。”他相信,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终会进到山里,为满山的“巴掌田”注入新能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8日 0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