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合贯通的创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4-12-05 23:28:14 来源: sp20241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把舵领航。”在5月1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表示,这些年安徽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长到4.7万亿元,连跨3个万亿级台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至5.1万亿元,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过去10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10年。”王清宪表示,当前,安徽正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三地一区”发展目标,加快科技、制造、农业、生态、人才、教育、文化“七个强省”建设。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王清宪介绍,安徽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单位,建成、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合肥是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安徽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策源的成果,特别是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这3个领域。

  通过一系列改革,安徽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的创新生态。科大硅谷已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安徽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球约10%的显示面板,全国约50%的光伏玻璃、约20%的光伏组件、约15%的家电产品在安徽生产;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中,约有1辆是“安徽造”。2023年,安徽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10年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翻了一番。

  安徽省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介绍,安徽坚持集群式发展方向,坚持走“科创+产业”路子,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推进机制。汽车产业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以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为龙头,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4000多家,形成了万亿元产业。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安徽发展的最大势能。”王清宪表示,安徽融入长三角后,不仅接受了长三角的辐射带动,而且通过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这个开放平台,更好对接了国际资源,包括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安徽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近3年安徽推出8批次825项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改善了营商环境。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2023年安徽在建亿元以上项目中,实际到位资金六成以上来自沪苏浙,安徽优质企业也不断融入沪苏浙产业链。

  “一体化发展让老百姓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费高云介绍,每天从合肥到上海的高铁有78对、到南京有116对、到杭州有78对,“跨省通办”“一卡通办”等让群众跨地区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安徽是长三角和中西部的交汇点,也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王清宪说,“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通江达海的发展优势。”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从安徽流出的河水,无论是长江水、淮河水还是新安江水都是Ⅱ类水”“在安徽,‘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逐浪江面、‘鸟类国宝’东方白鹳在巢湖展翅高飞,被称为‘生态试纸’的中华秋沙鸭成为安徽的常客”……安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江淮画卷不断呈现新的精彩。

  安徽持续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积极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文旅产业。依托黄山、宣城、安庆、池州4市,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民生无小事。安徽连续17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北京、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到2025年底皖北3000万群众将喝到更优质的水。2023年以来,安徽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声呼应”平台体系,直接推动解决5.08万个民生诉求。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