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00:51:01 来源: sp20241222
中新网 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徐珊珊)从江苏空气质量“日记”上可以看到,“黄泥天”消失了,“灰霾天”明显变少,“水晶蓝”越来越多,2013年平均能见度为11公里,2023年增加到17公里,增幅达54.5%。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单阳24日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上述信息。发布会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王军敏对江苏省人民政府7月印发的《江苏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航拍苏州太湖湖滨“蓝天碧水”生态美。(资料图) 中新网 记者 泱波 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拍蓝天”“晒蓝天”已成为江苏市民日常。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江苏优良天数比率从60.3%上升至79.6%,上升19.3个百分点。
王军敏指出,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治理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到了进则胜、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环境质量改善到了推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跨越的新阶段。”
《实施方案》明确空气质量改善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省PM2.5浓度总体达标,即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各设区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
南京迎蓝天白云“水晶天”。(资料图) 中新网 记者 泱波 摄中新网 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聚焦货物运输结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油品“四大领域”,大力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控煤炭、降能耗、增绿电“三大任务”,加快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具体而言,《实施方案》提出“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力争达20%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5%左右”“力争提前一年在2024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等针对性目标要求,引领江苏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大气治理没有捷径,科学、精准的减排措施是唯一途径。”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丁爱军指出,江苏在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上都明确了具体措施。“只要我们将各项减排措施切切实实落实到位,就一定能够巩固住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实现长期持续改善趋势。”(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