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6:13:52 来源: sp20241123
“我们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中华美学元素,让它们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延续前人的良好传统,关注人民、关注时代。”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新时代文艺创作大家谈”在人民网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艺作品出新出圈进行了深入探讨。
范迪安、郝戎与主持人许博共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助力文艺作品出新出圈”。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挖掘传统,融入生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近年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频频出圈。“这些文艺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范迪安说,“当下的文艺创作有各种新技术新媒介的支持,但无论运用何种形式和技法,都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美的事物总是能让人身心愉悦。”郝戎表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文艺工作者要静下心来,多一些生活的体验,少一些功利的想法,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感而发、自然流露,才能得到大众认可。”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近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由此可见,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华美学的内涵与韵味。”范迪安认为,传统文化中有无数体现中国人民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美学元素,“对于艺术来说,我们要努力挖掘这些元素,让它们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传承文脉,涵养身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不仅蕴藉着自然和生活之美,更有心系社稷苍生的家国情怀。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这些作品无一不饱含着文学家、艺术家对于时代、对于人民的热爱。”郝戎认为,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惟其如此,才会有钻研艺术的持久韧性和服务观众的不竭动力。
范迪安也表示,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学观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在传统文化这块厚土上不断采掘、深度锤炼。这样的话,我们的文艺作品都将更具有我们自己文化的根性。”
“没有高尚的德行和过人的技艺,再闪耀的花火也只能是昙花一现。”郝戎说,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延续前人的优良传统,关注人民、关注时代,“从不同的视角深入生活、理解生活,不断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才能用文质兼美的作品奉献人民,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相关链接:
“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新时代文艺创作大家谈”举行
90岁“人民艺术家”王蒙:踏遍青山,文学不老
“90后”游本昌对话80后宋佳:只要努力,就无愧一生
重温“名场面”!感受文艺里的中国力量
主旋律影视如何吸引年轻人?陈道明、陈凯歌、傅若清畅谈创作“出圈”之道
(责编:王连香、吕骞)